全面预算管理真正发挥控制与监督的作用。以预算的合理性、准确率为抓手,能预控企业的经营行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根据ERP系统进行财务工作的过程重组与再造
ERP系统的实施,使财务信息的来源向业务领域延伸,减少了财务人员直接处理凭征的业务量。而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减少误操作对信息造成的不良影响成为财务会计人员的一项新的工作。财务人员应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对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再造,明确新的工程流程和业务控制点,规范资金、物资需求的申报等。充分利用系统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经营过程各阶段上传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及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物流与资金流进行控制与反映。
(三)规范企业信息来源并确保信息的正确、有效
数据管理是ERP系统能否发挥其效率的关键,作为ERP系统核心环节的财务对数据的要求更为严格。在传统管理中,财务数据处理是财务部门份内的事,而在ERP系统中全过程的数据都可能对财务数据处理产生影响。为了确保财务数据的正确、有效,应对数据产生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与控制:利用预算管理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合理分类,利用财务凭证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核对和对物资的采购与领用进行规范,利用企业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效率、企业运转状况进行反映,从而实现对企业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
(四)利用ERP系统建立企业动态绩效监控系统
ERP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管理信息。如何用好这些信息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真正起到作用,是衡量ERP应用成功的一个标志。在ERP系统完全投入实际运行后,企业应根据管理需要,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设计出一套动态监控管理绩效变化的报表体系。以及时反馈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一般是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后由企业设计完成。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建立起自己的绩效监控系统,不仅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能监督、完善ERP系统的规范运行。
总之,ERP系统充分体现了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是一套规范的、有效的企业管理工具,它的有效运转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效益。处于系统核心环节的财务部门,其职能的有效发挥将对系统的成功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