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内部潜规则
在J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将企业内部规则制度及时规范化、合理化。显规则的不完善,使潜规则的存在成为一种合理。
任何一个企业中,显规则都不可能完全正确和完善,但显规则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时候,潜规则就会凸现,起到实际的调节作用。而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用一种规则去应付,纵使是显规则,也是在变化之中,可以说,规则总是落后于企业的发展,在新的规则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潜规则就闪亮登场了。
而ERP的流程梳理是将企业中所有的业务形成一个明确的、成文的业务规则,并纳入系统,这就将常年在水下运行的潜规则暴露出来,迫使企业对潜规则持续不断的转化、改良。打破不利的潜规则,转化合理的潜规则。
中国文化是潜规则存在的文化心理背景。中国文化讲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很多事情你可以去做,但是,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不习惯告诉别人。这种文化习惯,也使很多企业活动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特别是在不同的层级之中,更是这样。领导交代下级做什么事情,有时候是不说明原因的,关键看你的领悟,就产生了很多潜规则。
而ERP系统是企业的公共信息平台,讲求的就是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信息透明,协调合作。在ERP系统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信息提供者和受益者。这种交流是双向的,哪些只能"人脑"领悟的,单向的潜规则是无法、也不能放到"电脑"中的。
ERP VS外部潜规则
J公司总经理之所以能看到香港的同行能很好的应用ERP系统,其前提条件之一是香港的建筑行业相对比较规范,可以按照标准的财务流程进行业务处理。这些外部的潜规则,一方面,单个企业无法改变,需要从宏观层面加大力度,压缩潜规则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完全遵从这些行业的潜规则。
当企业在掘第一桶、第二桶金时,为了生存需要遵从这些潜规则。在这过程中潜规则或许占主导地位。但是从长期角度来看,企业不断成长扩大,必定要走向制度的明确化与制度化,显规则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
因此我建议J公司在真正运行ERP系统之前,应该完成以下几件事:
1、改变企业文化,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
从根本上讲,J公司总经理想上ERP系统的原因不是想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更快更好的信息沟通,而是出于对部属的不信任(这也是他的潜规则)。如果高层都是这种思维,如何能要求其它员工能做到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呢?又怎么能让总经理和大家相信ERP系统中的数据是真的呢?
2、梳理和优化内部业务流程。将企业中所有的业务流程都整理出来,把可能找到潜规则全面曝光并优化后,再实现程序化和书面化。这样实施ERP就会事半功倍。
3、分析外部潜规则,可以在短期内规范化的,则纳入ERP系统管理。需要长期存在的,则暂时不纳入系统管理。毕竟ERP只是企业管理的工具之一,它无法代替人的作用。
如同一把双刃剑,积极、健康、向上的潜规则可以在企业中不断发扬,总结成比较好的规章制度,上升为企业文化,最后为企业服务。反之,消极的、不利的潜规则,诸如一些不能拿到桌面来谈的东西,则属于一种边缘行为,需要消灭和改变的。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