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检查项 |
Y/TBD/N/NA |
|
清晰性 |
|
|
是否所设计的架构,包括数据流,控制流和接口,被清楚地表达了? |
|
|
是否所有的假设、约束、策略及依赖都被记录在本文档了? |
|
|
是否定义了总体设计目标? |
|
|
完整性 |
|
|
是否所有的以前的TBD(待确定条目)都已经被解决了? |
|
|
是否设计已经可以支持本文档中遗留的TBD有可能带来的变更? |
|
|
是否所有的TBD的影响都已经被评估了? |
|
|
是否仍存在可能不可行的设计部分? |
|
|
是否已记录设计时的权衡考虑? 该文件是否包括了权衡选择的标准和不选择其它方案的原因? |
|
|
依从性 |
|
|
是否遵守了项目的文档编写标准? |
|
|
一致性 |
|
|
数据元素、流程和对象的命名和使用在整套系统和外部接口之间是否一致? |
|
|
该设计是否反映了实际操作环境(硬件、软件、支持软件)? |
|
|
可行性 |
|
|
从进度、预算和技术角度上看该设计是否可行? |
|
|
是否存在错误的、缺少的或不完整的逻辑? |
|
|
数据使用 |
|
|
所有复合数据元素、参数以及对象的概念是否都已文档化? |
|
|
是否还有任何需要的但还没有定义的数据结构,反之亦然? |
|
|
是否已描述最低级别数据元素?是否已详细说明取值范围? |
|
|
功能性 |
|
|
是否对每一下级模块进行了概要算法说明? |
|
|
所选择的设计和算法能否满足所有的需求? |
|
|
接口 |
|
|
操作界面的设计是否有为用户考虑(例如:词汇、使用信息和进入的简易)? |
|
|
是否已描述界面的功能特性? |
|
|
界面将有利于问题解决吗? |
|
|
是否所有界面都互相一致,与其它模块一致,以及和更高级别文档中的需求一致? |
|
|
是否所有的界面都提供了所要求的信息? |
|
|
是否已说明内部各界面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