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实施ERP的信心。北京第一机床厂是中国最大的机床制造企业之一,北京第一机床厂的信息化建设也走过了20 年的历程。1995年,北京第一机床厂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以其信息集成的高水平,荣获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工业领先奖》。在国家科委主持的庆功会上,宋健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号召全国的企业家、科技工作者要学习北京一机床敢于引导潮流的精神,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企业。在领导精神的感召下,北京第一机床厂投资组建了北京并捷自动化技术服务中心,迄今,已为40多家企业提供了ERP软件和服务,其中不乏优秀的成功案例,有许多亮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介绍这些企业的经验可以提供兄弟企业借鉴和参考。
需求推动应用的不断升华
北京第一机床厂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开始搞微机单项管理,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物流控制到与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在国家863计划的推动下,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程,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一半以上。 20世纪90 年代后期是我国机床行业面临全球化竞争极其艰难的时期,一机床能够成为机床行业中少数几家不亏损的企业,并保持了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其中,企业信息化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21世纪伴随企业搬迁和机制体制的改革,北京第一机床厂不仅要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网络支持下的动态联盟企业,而且下属单位包括并捷中心都在实行股份制改造,使其更具有竞争活力。
发挥项目主管的关键作用
北京万东医疗装备公司是上市公司、我国医疗装备行业的排头兵。1999年提出了“强化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突破口,以CIMS管理为手段的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的企业工作方针。
当年实施CIMS工程,北一并捷是技术依托单位,并提供了ERP软件和服务。该公司仅用了9个月就将市区总部和郊区工厂联网运行,全面实现了ERP功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例如:
信息共享:与PDM集成,技术文件无纸化传递;生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跨地区、跨分厂的生产作业情况、物流状况。
强化管理:销售合同驱动生产计划;按MRP计划控制采购资金及合同、控制车间生产进度。
提高经济效益:
● 常规产品生产周期由原来150天缩短到100天
● 产品销售额连年以超过30%至40%速度增长
● 库存占用资金下降了 70%,1999年至2001年间减少资金占用约 700 万元。
在2002年北京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该公司总经理与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一起做了重点发言。该公司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与信息主管的得力运作关系极大。该公司企业信息化的主管是经理办刘主任,刘主任把MRP原理的书通读了几遍,编制了本企业成功实施的评测标准, 通过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及与软件供应商的通力合作,使项目进展十分顺利。
业务部门主抓和严格的计划管理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是我国地对空导弹生产基地,由于国防建设加大生产批量的需要,急于引进MRP II系统。该企业产品极其复杂(零部件接近10万种),质量监控严格,由集团指挥下2个研究所和异地8个厂协同生产,但却只用了10个月就在两个装配厂、两个主要制造厂全产品上线运转,通过了验收。继续再用4个月在8个工厂全部运转。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运行MRP难度是很大的,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是该集团在生产调度部部长直接领导下,成立专门的MRPII办公室,实行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保证了实施进度。
不怕基础差,一把手决心大
北京燕兴隆新型墙体材料公司是北京郊区民营企业,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