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完成。
建立合理的项目监理机制
首先,我认为这种监理机制必须由企业、软件商,咨询商、相关行业协会、国家职能部门共同商订。因为企业的行业业务不同、规模不同、管理的体制也不同,所以很难用共同的标准去衡量系统的应用成功与否。所以应该由不同的机构和组织来制定相应的机制,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适合于各种特性的企业的相应标准和监理机制。如工业和商业的ERP系统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就要建立工业和商业两种不同的监理评价和管理机制。所以建立监理机制,也要求监理机构的经验和对特殊行业的的业务的深入了解。
在ERP项目监理中,看ERP有无效果,主要是看ERP实施后,企业是否更强壮,核心竞争力是否明显加强。当然评价的标准也有定量的,如最底库存量、交货提前期等。ERP实施人员经常会碰见这样的尴尬,某日,实施方和使用方应该确认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但双方的某一方怕承担责任而迟迟不签字确认。因此项目开始拖拉,结果越陷越深,最后掉入“IT黑洞”。
如果此时有第三方监理来证明此阶段成果目标,这种尴尬就不会出现了,第三方来保证也承担相应责任。所以第三方监理机构与项目组织必须共存,监理机构要监理ERP项目的整个过程,对ERP项目的所有阶段性成果和目标都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执行与确认,直至项目完全成功结束,监理机构给出项目监理报告书,证明双方任务与权益的完成,整个项目才算真正的结束。同时监理机制应该象ISO质量保证体系那样,每年对监理单位进行重新认证,因为ERP是一个管理持续改进的过程,没有一个企业的管理会因为ERP的实施而一次到位,所以复检监理认证是保证企业信息化应用更上一层楼的有效措施。 当然作为第三方的建立机构也有他的利益所在,其监理机制也会因为他的价值和利益取向而有所改变,所以必须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和媒体舆论的优势,保障监理机制发挥有效的真实作用。但如何具体的进行这些工作由于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模式,所以目前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慢慢的探索。
当监理机构和组织都有了,监理机制也建立起来了,那么我们就谈谈到底如何实施企业信息化的项目监理。
怎样进行信息化的项目监理
在信息化的项目监理中我们一般将监理过程分为三部分:项目前监理,项目过程监理,和项目后期监理。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目标和计划的监理、项目投入资源和项目成果的监理、项目实施效益的监理。
在项目的前期监理,主要是在项目启动前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控制,实施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计划、范围和目标,考证项目计划的可行性和范围可容性和目标的科学性及可实现性;预期的投资效益和评估标准,验证预期效益的科学性和评价标准的科学全面性和公正性;项目的困难和阻力,找出主要的阻力点和问题结,作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措施,为将来项目顺利进行扫请障碍。这里主要是对项目前期的计划工作进行审核,保证项目在一个可靠的计划下进行。
项目过程监理,主要是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控制。其具体内容有:监理项目阶段计划,监督阶段计划的执行进度,并指导进行合理调整;监督项目的实际投入,保证投入的合理性,保证后续阶段的可持续性;监督项目的实际结果,保证阶段结果与阶段进程计划相同或相符;监督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阻力,提出建议性措施和解决方法,避免项目的重大停顿或中止;监督克服困难的措施,保证解决困难的措施有效性和可行性,保证项目进程的顺利进行。
项目的后期监理,主要是在项目实施结束后继续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控制。主要包括:监督项目的实际总投入,投入的出入出现在哪里,并作为经验记入相应的文档,以供以后相似项目的管理控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