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供应商顾问建议的顺序决定继续实施ERP,但这样做会增加实施的风险;模糊的管理需求才是企业实施ERP项目最大的风险,如果被实施的企业都不能明确自己最终的需求,ERP的供应商就更不会知道企业的需求是什么了,他们关心自己的软件销售比关注企业的最终需求的比重会大一些;所以,企业不能完全地听取ERP供应商实施顾问的建议,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决定引进ERP项目之前,必须搞明白企业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然而ERP的实施顺序也存在风险,如果只注重管理需求而忽略了ERP项目模块的内在逻辑盲目地去实施,可能会增加ERP项目实施的难度而最终导致ERP项目的失败;为了规避因为实施顺序带来的风险,企业就必须要了解ERP模块间的逻辑,所谓逻辑无非就是各职能模块之间存在的数据输入、输出及数据流的闭环。
我们知道ERP是从生产经营活动中按照企业的经营、生产的管理规则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以软件形式为载体的管理工具,它包含并升华了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计算、记录、传递、分析各种企业运营数据,这些数据的建立、存储与分析,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员工从现行的“业务数据处理”模式向“业务管理”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能让企业的管理层真正地做好决策并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盈利模式;ERP既然是软件,就要符合软件建立的规则,软件的编制是通过有规则和顺序语句组合编译后形成的,软件内部各模块间有着固定的逻辑关系,企业掌握了ERP模块的逻辑关系,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ERP实施风险。虽然每个企业的管理需求不同会导致企业实施ERP的顺序也不一定会相同,但都会在ERP实施前进入一个共同的阶段---基础数据的准备阶段,这时,两个问题就出现了,基础数据指的是什么?企业内部那些数据属于基础数据?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