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工作分解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项目所涉及的工作。工作分解结构中所包含的全部工作构成了项目的整个范围。工作分解结构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非常基础性文件,因为它是计划和管理项目进度、成本和变更的基础。项目管理专家认为,没有包含在WBS中的工作是不应该做的。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第一层通常是由前面所述的项目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组成,第二层则包括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可交付成果,第三层包括第二层可交付成果进一步分解的结果——所有细化的可交付成果,…。
工作分解结构层次的多少,以便于管理为划分标准。相同的项目,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工作分解结构来。工作分解结构最底层的可交付成果叫做工作包。
2)时间计划
时间计划是确定工作分解结构中每个可交付成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时间计划通常用表格或甘特图、里程碑图来表示。网络计划技术中的关键路径分析、并行工程等技术方法,可用来优化时间计划安排。由于有项目管理软件的支持,生成时间计划图表,以及用网络计划技术优化时间安排都变得十分地容易。
3)成本计划
① 制订资源计划资源计划确定了为完成项目中各活动所需要的资源(人、设备、材料)。WBS是项目资源计划最基本的输入。
② 成本估算成本估算是利用WBS、资源需求、资源单价、活动历时估计等成本要素,通过有关算法与工具(项目管理软件或电子表格)算出完成项目所需各种资源的成本估计值。
③ 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为了确定测量项目实际绩效的基准计划,而把整个成本估算分配到由WBS确定的各工作包上去。成本预算和成本估算通常是同步进行的。
④ 成本基准计划成本基准计划是一种按时间分段的预算,可以用来测量和监控项目成本的绩效。按时段把估算的成本叠加起来即可求得成本基准计划。
4)组织计划组织计划是,利用责任矩阵确定WBS中各工作项的责任单位;利用组织图确定报告关系。但是,组织计划结果的具体形式受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制约。(关于项目的组织问题,在本文第五部分解析)。
2、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总是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进行的,前一个阶段的结果为下一阶段提供输入。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第一阶段的结果“系统说明书”,为第二阶段系统设计提供输入;第二阶段的结果“系统设计说明书”,为第三阶段的开发工作提供输入…。
每个阶段实施工作也都要首先做个计划,这个计划是为完成WBS工作包而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基于各项活动的基准进度计划,角色、职责分配计划。类似于前面讲到的组织计划,角色、职责分配也利用了责任矩阵这种方法,只不过在这里是把职责分配到个人。
项目子产品、产品实际上产生于项目实施过程中。
3、项目控制
项目控制包括绩效控制和变更控制
1)绩效控制
绩效控制目的是使工作结果与计划保持一致。
上面讲到,项目子产品、产品产生于项目实施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持续测量相对于项目基准计划的绩效,以便将实际绩效和基准计划进行比较,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测量绩效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挣值测量,一是进度跟踪。而且,这两种方法通常是结合起来使用。
① 挣值测量
挣值测量在西方国家是测量绩效最常用的方法。它综合了范围、成本和进度测量,帮助项目管理队伍评价项目绩效。挣值测量涉及三个关键值:l 计划值(PV):在规定时间内花费的获得批准的成本预算部分l 实际成本(AC):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发生的实际成本l 挣值(EV):在规定时间内实际完成工作的价值不难看出上述三个关键值是三个关于时间的函数。由于函数曲线呈S形状,所以通常称之为S曲线图。
这三个值提供了评价工作绩效的测量尺度。包括l 进度偏差(SV):SV=EV-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