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和ORACLE的战略合作是两大管理软件厂商为完善各自的管理软件解决方案而在应用与平台两个方面互补的结果。
“围绕客户需求是一种趋势,产品方面相互实施,相互管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这是一种务实。”王兴山介绍,双方的这一合作始于三个月前。最初由浪潮广东提出,广东市场一直被认为是ORACLE的强势地盘,浪潮通软伸出的橄榄枝很快得到了积极响应,双方高层都非常重视,在前不久在深圳举行的高交会上,王兴山和ORACLE亚太副总裁代表双方正式签约。
“客户需求是我们合作的出发点,客户的利益应该是超越双方的,尤其对大客户来说更是如此,这是最根本的,更好地提供客户服务是双方合作的出发点。”对于这种合作,客户已经表示出了非常欢迎的心态。
业内人士分析,以前国内厂商之间更多的是技术方面的合作,而此次是围绕怎样为客户贡献最佳方案方面出发的,这也是双方此次合作的创新之处。
审视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的ERP厂商还处于苦苦挣扎阶段,ERP市场真正的好时间还没有到来,到2005年或2006年之后,市场才能成熟起来。平心而论,中国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像政府领导想像中发展得那么好。从目前几家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合计来看,数字并不大。在这个初级阶段,厂商应该在产品、方法等各方面积累、锤炼一些东西。不要急于圈地,一口吃个胖子,要做世界前几强,这样的目标靠目前国内市场还不能支撑起来。
那时,首先厂家相对比较集中,各厂家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明确,不会是大中小通吃,任何一家厂商想把所有行业覆盖是不大可能的。那时的竞争状态应该是厂商相对比较集中,定位比较清晰,同时也有比较好的产业链。
国内的厂商中,有些产品做的很好,有的服务做的很好,有的咨询做的很好,有些更专注的厂商仅是几个模块做的很好,如果把这些模块和SAP、ORACLE的产品配套,有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不同厂商会在产业上下游有自己的定位。而现在国内厂商动则全部通吃的作法,并不适合产业发展规律。客户的服务深层次,行业特色,不再盲目圈地。
就如当初国内财务软件市场,最后只剩下三家,用友、金蝶、浪潮都走过了这样的趋势。
“但是这两年,练好企业内功是最重要的,果子成熟时再去抢是好的。” 对市场和客户应该采取一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务实作法。
收购是表现自己强者地位的很好方式之一,当初金蝶收购开思,用友收购安易的举动都在打造自己的强势地位方面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用友总裁何经华和金蝶国际董事长兼总裁徐少春却表示,在国内市场越来越难找到可以收购的对象。但王兴山似乎颇有所获,“浪潮通软下一步拟收购一些企业,而且目前已经研究了几家企业,目标是国内的一些企业管理软件和一些行业的合作伙伴和专业化比较强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包括一些做资金系统的企业。此外,其还会在在各方面加快整合步伐。”
各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得已打价格战,为自己创造机会,有的厂家为了打击竞争对手,甚至自杀,但是关键是如何看待价格战的问题:现在很多客户,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选择ERP产品时,已经比较变得很理性,价格是用户进行决策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用户最终决策的惟一因素。用户在整个选型决策过程中,开始阶段会很注重价格和成本预算,一般会货比多家,但是真到决策的最后阶段,价格反倒不是其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而是更加注重ERP软件能否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ERP是否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现在大家都不挣钱,大鱼吃小于鱼,处于洗牌过程,但目前阶段的洗牌更多的成份是细分市场,走专业细分市场和特定市场, 做真正适合于自己的客户,比如在中大型,小型,中型或者特定行业进行取舍。仅在制造行业内部就可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