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环境,供应商通过验证流程说明并访问企业方的专业人员,对总体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在此期间需要配置选项,建立参数表,设定用户的工作岗位,设置系统安全项目,并做局部的调整和修改。工作进展到这一步,技术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库结构、实体地址、及命名标准都需要定义。如果出现二次开发工作,要认真编写及验证相关的软件开发技术方案。然后,服务器、企业网络及ERP系统软件都会被安装。同时支持整个软件方案的操作系统也会被安置妥当。一旦硬件开始运行,配置工作完成,企业的大部分修改程序已经测试通过并且正确安装,项目组的成员就可以开始使用整个系统。这时要集中培训项目成员并选择有技能的终端用户以完成在流程说明里所指定的任务。一般情况下,培训教程是根据流程说明或ERP用户手册早已编写好的。第一部分通常是“培训培训者“课程,之后是培训项目组成员。这些人将积极参与方案验证及作业说明的制定工作。在企业验收系统之前,业务咨询专家将根据流程说明测试整个系统。供应商一般会应企业要求对整个系统进行客户化配置。测试环境将模拟客户订单,采购订单,生产订单,会计凭证及交货的各个流程。模拟环境将会真实地反映实际系统运行时的业务处理流程,同时还会检测到某些例外情况和更复杂的业务组合。转贴于: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阶段3的主要内容是:
1、第三阶段启动,粗审整体业务流程,确定实施方法;
2、配置系统选项、指定各种表格和文件的操作员,设置安全级别;
3、对项目组成员进行ERP系统培训;
4、安装系统硬件、系统软件、进行必要的程序改写工作;
5、建立系统操作环境;
6、测试、验证总体方案,并获得企业的认可。
阶段4:系统实施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建立产品数据库,供应商向企业用户介绍整个系统。这一阶段结束时应当成功地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全面测试,并证实方案在启动后正常运行。
在此阶段,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组成员应该确定整个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且对于在设计阶段提出的改进流程系统能给予充分的支持。为使方案能有效实施就牵涉到从当前数据库和ERP的额外补充数据库输入数据。项目组成员可以试验运行该系统,以确定系统在操作环境下的可行性。验试运行要有计划,并有组织地利用在配置阶段所用过的每一个流程的测试说明进行。测试小组要在测试说明上签字,并将该说明保存起来以备验证。试运行检测到的错误要由修正小组校正,并再次进行测试。项目成员要在这个阶段对大多数的终端用户进行培训,项目组成员的培训是在上一个阶段完成的。培训教材是根据各项作业说明和已定制的ERP文档而制定。最后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客户将在实际的操作环境中按照真实的业务量检测所有的流程和常规工作。其中包括终端用户负责的所有业务和操作。测试结果要被记录下来,形成最终的测试报告。在正式运行ERP系统之前,还要进行一次全面测试的仔细检查,项目小组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在决定“正式运行“之前,要完成所有修改和调整工作。
阶段4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1、建立数据库,测试个案,作业说明;
2、用户接面;
3、数据的输入及转换;
4、培训终端用户;
5、测试个案,网络,全面测试。
阶段5:交付运行转贴于: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开始运行新的业务方案,保证所有业务顺利过度到新的处理方式,并且计划将来需要改进的活动,这一阶段结束时,企业应当能够接受新的管理系统,同时标志着整个项目的结束。系统启动运行要经过周密的计划,系统启动日期是最后决定的,在此之前要完成主要文件和业务数据的转换,检查参数表,保存旧系统的最后备份。新系统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