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观案例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以下方面:
1. 案例单位状况。包括单位规模、主要产品、主要生产流程、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2.信息化建设。包括实施之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目前企业信息建设情况、网络架构、目前系统如何维护、每天的数据量、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
转贴于: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3. 售后服务。系统使用后的情况如何,售后服务是否真的像宣传材料上讲的那样到位。
4.实施的功能模块。该系统一共有多少模块、参观的企业共实施了多少模块、每个模块的简要功能、在该单位的使用情况、其它模块没有实施的理由是什么、继续实施的时间计划。
5.接待人员对ERP系统的评价。不过对这种评价应该能较清醒地分析,有所取舍,因为接待人员的评价一般都不会低,要知道,ERP供应商决不会找一个牢骚满腹的单位,让一个牢骚满腹的人接待你的。
6.部分功能点操作。最好能随机找几个使用ERP系统的重要操作点,现场观看操作情况,听取操作人员对ERP的评价,让他们比较实施ERP前后工作的差别。当然,这点难度较大,因为许多企业是不允许别人到他们现场随意参观走访的。
参观结束后,参观人员应该撰写参观报告,分发给每个ERP选型参与者。一般来说,参观报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人员。参观人员、接待人员及职务、ERP供应商陪同人员。
2. 单位简介。规模、行业、主要生产流程、未来发展方向、与本单位的相似之处。
3. 信息化建设介绍。
4. 已实施的功能模块。
5. 未实施的功能模块。
6. 成功之处。
7. 不足之处。
8. 接待人员对ERP的评价。
9. 操作人员对ERP的评价。
10. 总结。
第六,第二轮评分,两家进入最后一轮。 根据这段时间的交流后,企业对这五家ERP的了解应该更加深入了。对原来的评分表应该增加一些内容,如对所参观的案例的评价,对本公司某些特殊要求的解决方案,对ERP顾问的评价,对本企业需求的满足等等。选出最后两家进入下一轮。
第七,ERP顾问自由发挥。 到了这一步,两家顾问可以自由发挥。时间安排上也比较自由,随时都可安排一次小型交流会。ERP顾问在交流时可摆出自己的优点,指出竞争对手的缺点,列出企业应该选自己的理由,不应该选择另一家的理由,还可以结合企业特点,寻找一些对方很难解决的问题。
如果企业觉得需要,可以安排一两次辩论会,让双方就两家ERP系统的优缺点进行辩论。不过,在此有必要指出,不能以观看辩论大会的心态去看待双方的辩论,关键是要从辩论中了解两家ERP系统的优缺点,而不是欣赏双方的口才。ERP销售顾问的口才好并不代表ERP系统好。
“理越辩越明”,通过以上工作,企业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两个系统的优缺点。
第八,商务谈判。 ERP选型结束后才进行商务谈判并不是个好办法,企业在最终确定ERP供应商之前进行商务谈判无疑可以获得商务谈判的主动权,商务谈判的结果是企业做出最终选择的重要依据。
商务谈判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购买的模块,用户数,增加用户的费用,各模块的报价,实施费用,每年维护费用,硬件要求,实施计划,等等。
转贴于: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第九,抉择。 在这一步,ERP选型人员应该撰写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该从两家的优点、缺点、风险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报告与商务谈判的结果一道作为高层领导决策的依据。
企业选型负责人或企业主要领导人,根据以前评分的结果、与各ERP供应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