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ERP

ERP失败的主因:项目目标不明确

2006/10/11 8:25:00 |  4292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来源时至关重要。这时,少点几下鼠标的需求,一定要让位于多输入一些数据。

  在实施中坚持项目目标

  从笔者实施过的一些ERP软件的功能看,它们都具有一些根本性的流程,这些流程体现了软件期望帮助客户提高的领域。

  如果这正是实施ERP的客户希望提高的领域,那么,客户往往更容易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正因为这些流程是根本性的设计,往往不能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任意修改,就像1+1=2是所有算术的基础,所以,客户如果要求改变这些流程,往往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伴随而来的则是实施过程同自己编写软件没有什么区别,最后是在原有水平上简单地自动化。这样实施出来的ERP总让人有鸡肋的感觉。

  一般而言,企业实施ERP需要事先确定主要的项目目标,而非简单笼统的“提高管理水平”。目标本身最好有量化标准,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周期等。但这样的目标不宜太多,以保证项目过程中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然后,配之以限制条件(比如符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操作人员的界面友好、报表的效率等),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主要目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流程设计,最后通过系统实现。这样的项目结果才是让企业真正受益,并水到渠成地相应“提高管理水平”。当然,这样的论述过于抽象。

  假设有一个希望提高现金流量预测和管理水平的公司A,目前存在预测不准、数据收集不及时、整合困难等问题。A公司认为,提高了现金流量预测水平之后,通过加强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管理,可以加速现金的回笼和催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流动资金的利息收入或减少流动资金借款的利息支出。加速回笼和催收可以避免每年200万元的应收账款的可能损失,而利息收入的增加和利息支出的减少,预计可以为公司带来每年200万元的额外利润(这里的假设数都是虚拟的)。

  第1种情况是:A公司决定实施ERP以后,现金管理部门成为数据的使用者。从流程角度看,绝大部分原始信息来源于采购和销售两个部门。因此,这两个部门被要求实施相应流程。流程要求采购、销售部门有2个强制的操作,一是在进行这些合同的签定时,同时签定付款期限和条款;二是从制度上保证业务人员在输入时严格按照合同的条款进行录入。

  内部制度随之被建立起来。而为降低外部的客户(针对供应商的付款因掌握在A公司自己手中,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付款导致的资金成本,可以通过客户信用额度、资信等级、预付款比例、催收制度等措施加以防范,逐步使客户明白并更好地遵守双方的约定。在这个项目的实施中,项目目标始终被坚持,即要得到准确、完整、可信的现金流量预测数据,为此,不仅实施了ERP软件用于收集和整合数据,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当然,这些流程在系统内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项目上线后,经过1年的运行,现金管理、采购、销售3个部门在这个流程上磨合成功,当年即为公司减少了100万元的利息支出,并预防了150万元的坏账损失。未来可以预计,每年都可以取得项目引进之初的目标。这样的项目,可以说取得了成功。

  第2种情况是:流程要求采购、销售部门实施2个强制操作时,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为减轻这2个部门的操作量,采购部门要求由供应商进行网上的合同输入,编写接口将这些数据写到ERP的现金支付预测中。销售部门则将应收账款的收款期统一确定为月底,而收款信息由银行提供软盘,上载到ERP系统中。

  项目上线后,经过1年的运行,系统运行正常,供应商为提前收到货款,在网上维护了更早的付款期;客户应收账款的收款期往往早于默认的时间,而银行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给A公司。几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A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