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ERP实施与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为推进ERP项目的实施,将传统的风险管理应用在汽车制造工业这一行业中,探索适合汽车工业特点的现代项目管理方法。
[关键词]汽车工业ERP现代项目管理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管理的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现代化科学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实施ERP项目已经是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可以说,我国现有汽车工业企业基本处在ERP项目实施的三个状态: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将要实施。但是面对ERP的高失败率这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强调ERP实施中现代项目管理知识的运用。
1 汽车工业实施ERP项目背景分析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技术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虽有较快发展,但与汽车生产大国相比差距仍然明显。我国已经加入WFO,国内汽车行业将直接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我国汽车工业的差距,除了规模上的差距,更重要的制造技术以及管理技术上的差距,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上的差距。整体来说,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普遍存在下述管理问题:
●过分追求规模化生产;
●市场信息不灵,生产预测数据不准;
●设计新产品周期长,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多,原材料、中间产品甚至产成品库存量大,占用大量流动资金:
●企业各部门业务处理和信息交流不畅通.周期长、效率低、误差率高;
●与原材料、零配件的供应商以及外协厂商的沟通和质量控制不到位,影响产品交货期以及产品质量;
●成本核算工作不细,大多缺乏零部件成本核算,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虽已建立遍布全国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体系,但整个网络体系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管理思想未能全面深入人心:
●难以进行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追溯;
可以发现,以上管理问题均与信息化程度不高有关。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经验证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将为企业降低采购、营销成本,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结构,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可能,是汽车企业增强竞争实力、融入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必由之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都通过实施ERP项目提高竞争力。但一直以来,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不高。
2 ERP内涵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管理的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现代化科学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这一概念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提出,是从MRP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合了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与信息产业的最新成果,创造了“管理+IT”的奇迹。最先被定义为下一代的制造业信息系统和制造资源系统.历经多年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这种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从范围和深度上为企业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实施ERP是企业信息化的主流,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必经的途径。ERP企业资源计划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更广泛的企业资源整合。根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的统计,使用一个成功的MRPII/ERP系统,一般可以为企业带来如下经济效益:库存下降30%至50%;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