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PM 百科

浅谈信息化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2015/10/30 10:14:34 |  2495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求;②制定管理制度并报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备案;③需要个性化定制开发及系统完善。按标准流程启动项目的研发过程进行执行,其中项目测试环节可以简化但不能省略;④制定符合统一管控要求软件版本控制流程。对软件版本的变更备案待查;⑤典型设计的项目或实施过程中应自查与项目典型设计符合度,主动将可能纳入典型设计的内容提交;⑥不需要去现场实施的项目,应做好组织用户培训、技术支持等工作;⑦管理机构从实施过程确认记录是否完备,实施人员是否能做到保障有力,变更是否符合统一管控要求。系统实用化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3.4 项目投运阶段

  该阶段包括项目试运行、项目验收2个子阶段。(1)项目试运行:①与用户方充分沟通编制项目上线试运行材料。运行业务及技术支持工作需要符合用户方的相关管理规定;②试运行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个月,1次以上的用户同访,根据回访情况对软件或实施工作予以完善或改进,同访结果应备案待查;③对于试点推广的项目。根据情况选择独立、整体上线试运行的形式,报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执行;④根据同访情况是否良好,用户方反应情况是否良好等方面由管理机构进行评价考核。

  (2)项目验收:①准备项目验收材料,在符合统一管控的前提下,以用户要求为准;②项目实施方编制系统运维、应急材料交付用户,做好系统验收后的业务及技术支持、软件版本升级工作;③对于试点推广的项目,与用户方充分沟通后,根据情况选择独立、整体验收的形式,报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执行;(多管理机构从验收是否通过,验收、运维材料是否交付用户,运维支持工作是否有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3.5 建设情况评价

  由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在各阶段定期组织。针对项目质量、项目建设标准化执行程度等进行评价。

  3.6 后评估

  项目建设投运1年后。由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组织,对投资较大、技术经济价值较高、应用情况较好的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进度、管理、成本、效益、人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4、信息化项目的标准化管理规定

  4.1 建设队伍

  (1)人才管理:①根据项目情况及承建方历史承建项目建设情况、技术实力、人员保障能力,选择确定项目承担建设方;②对项目建设方的管理可以采用直接管理、委托管理(牵头单位管理)等多种组织管理形式。必要时可以对联合体内部组织管理工作进行指导;③建立项目负责人联络制度,对接项目建设管理机构、项目用户方等内部队伍进行管理;④建立项目建设人才动态数据库。建立建设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评级制度;⑤建立培训制度和技术交流制度,加强与系统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培养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

  (2)专家管理:①引入专家咨询机制,有选择性地组织进行专家咨询。将意见作为项目建设决策的参考依据;②咨询专家的组成应具有代表性、互补性和合理性。项目建设管理机构根据信息化项目分类特点由系统内、外相关人员推荐产生;④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应向咨询专家提供与咨询工作相关的资料、数据和必要的费用。对咨询专家的具体意见负有保密责任;④建立咨询专家动态数据库,对专家咨询活动做好记录存档。

  4.2 项目材料

  该项目材料包括建设方案、需求分析报告、设计报告、开发报告、测试报告、运维报告、沟通记录、会议纪要、源代码及其他建设过程相关业务、技术材料;国家、行业有关的制度及业务、技术标准规范,用户需求材料,用户业务数据等。项目材料采取分级备案管理,各级单位做好项目材料的保管备案工作。需要保密的项目材料。按国家、单位相关保密制度执行;对于转化成成果的项目材料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