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PM 百科

谈项目需求变更的后果(二)

2012/10/25 11:49:37 |  2967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间的,没人有百分百的把握预估得很清楚,但借鉴过去的经验可以大概估算出人力成本,然后根据开发人员和开发周期得出可用人力投入作为上限。从优先级高的需求中挑,直到挑中的人力成本总和刚刚低于可用投入上限,这样得出的就是需求的录取榜。今后的软件开发规划也会以此为依据,分期分批地在不同的回合中实现。最合理的不一定是优先级最高的,也就是说不一不定是最先考虑的,“经济为本”是指导优先排序的最终原则。
  2、相互协作

很难想像遭到用户抵制的项目能够成功。在讨论需求时,开发人员与用户应该尽量采取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的态度,对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解决。即使用户提出了在开发人员看来"过分"的要求,也应该仔细分析原因,积极提出可行的替代方案。  
  3、充分交流

需求变更项目管理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过程。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学会认真听取用户的要求、考虑和设想,并加以分析和整理。同时,软件开发人员应该向用户说明,进入设计阶段以后,再提出需求变更会给整个开发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不良后果。安排专职人员负责需求变更管理 有时开发任务较重,开发人员容易陷入开发工作中而忽略了与用户的随时沟通,因此需要一名专职的需求变更管理人员负责与用户及时交流。  
  4、合同约束

需求变更给软件开发带来的影响有目共睹,所以在与用户签订合同时,可以增加一些相关条款,如限定用户提出需求变更的时间,规定何种情况的变更可以接受、拒绝接受或部分接受,还可以规定发生需求变更时必须执行变更控制流程。  
  
5、区别对待

随着开发进展,有些用户会不断提出一些在项目组看来确实无法实现或工作量比较大、对项目进度有重大影响的需求。遇到这种情况,开发人员可以向用户说明,项目的启动是以最初的基本需求作为开发前提的,如果大量增加新的需求(虽然用户认为是细化需求,但实际上是增加了工作量的新需求),会使项目不能按时完成。如果用户坚持实施新需求,可以建议用户将新需求按重要和紧迫程度划分档次,作为需求变更评估的一项依据。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新需求提出的频率。
 
5、选用适当的开发模型

采用建立原型的开发模型比较适合需求不明确的开发项目。开发人员先根据用户对需求的说明建立一个系统原型,再与用户沟通。一般用户看到一些实际的东西后,对需求会有更为详细的解释,开发人员可根据用户的说明进一步完善系统原型。这个过程重复几次后,系统原型逐渐向最终的用户需求靠拢,从根本上减少需求变更的出现。目前业界较为流行的叠代式开发方法对工期紧迫的项目的需求变更控制很有成效。  
  
6、用户参与需求评审

作为需求的提出者,用户理所当然是最具权威的发言人之一。实际上,在需求评审过程中,用户往往能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同时,这也是由用户对需求进行最后确认的机会,可以有效减少需求变更的发生。
  后记:
  变更控制对项目成败有重要影响,项目开发之前要明确定义,开发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对变更控制的目的并不是控制变更的发生,而是对变更进行管理,以便更好的处理变更,确保变更有序进行,从而减少因为需求变更而带来的损失,加快项目的开发速度。对于软件开发项目来说,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需求变更,发生变更的环节也比较多,因此变更控制显得格外重要。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