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下去;还有些人就象瑞德,差一点就沉沦下去,可是命运待他不薄,让他结识了安迪这样的朋友,获得了完整的自由;只有极少数人才象安迪那样,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自由不死的向往,凭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拯救了他的朋友。同样,面对软件项目里的“高墙”--软件风险,我们不能指靠别人的拯救,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正确的认识风险、管理风险,并努力的坚持下去,不被暂时的挫折打败,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三、打破风险的“高墙”
风险让人既爱且恨,从憎恶、熟悉到习惯,最后像老布一样迷失自我。但是,无论项目大小、无论“敏捷”与否,在项目开始前做好准备,在项目开始后防患未然,在风险发生时沉着应对,这应该是对待软件风险的正确原则。
对于风险这道“高墙”,我们不能一味惧怕,也不能全不在意,必须谨慎对待。为了避免成为被高墙体制化的囚犯,我们更应当学习安迪的坚韧、信念和智慧,完成软件项目的肖申克救赎。
首先,正确的认识
安迪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有信念”,对于风险,我们同样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它的本质,然后才能一步步的学会应对、防范和掌控。风险有两种定义:一种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另一种则强调了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
软件项目的风险属于广义风险,有失败的可能性,也有成功的可能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可能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意外的成功。但是,令项目经理们严阵以待的那道“高墙”,却是狭义的风险,是那些会影响到项目顺利进行的负面因素,比如《风险检查单》里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不论是广义风险还是狭义风险,“知己知彼”,对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总是“百战不殆”的前提。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并不多。
许多项目经理制定出来的《风险管理计划》完全是敷衍了事--随便从列表中挑出三五个风险因素,照抄一下以往的应对措施,再拍脑袋想出几个概率和强度,一份有模有样的风险管理计划就新鲜出炉了。而这样的风险管理计划到底有多大用处,就可想而知了。
正确的认识风险是管理风险的基础,是制定风险应对预案的基础,是及时识别风险信号的基础,更是打破风险“高墙”的基础。既然是基础,其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只有意识到风险的破坏性和风险管理的迫切性,风险才可能真正的被“管理”起来。
其次,足够的能力
安迪的成功靠的不是运气,更不是空想,如果没有非凡的才华与智慧,是不可能逃出肖申克的。对于风险,除了要在思想上认识其本质,也要具备足够的能力,从组织、人员、制度上加以保障。
管理风险的第一步是识别,只有正确的识别出该项目最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项目经理才能制定出恰当的风险管理计划,针对不同的风险内容采取可行的应对策略。风险的识别有很多种方法,信息化项目中最常用的是风险列表分析法。具体的作法可以是,把以往项目中曾经发生过的风险整理到一起,并按照项目的类型、规模和特点进行分类,分别编制成适用于不同种类项目的风险列表,供项目组评估和分析当前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时使用。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准确的识别出当前项目的风险,是有效管理项目风险的前提,也是后续各步骤的基础。
规范的制度是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和复杂的项目管理任务,只靠个人的热情和某个项目组的努力是不够的,组织必须制定出清晰完备的制度,来保证风险管理的过程可监控、可预测、可管理。有了可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