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入住奥运村,目前奥运村开放的公寓楼有10栋,包括1100套公寓房以及医院、洗衣房、运动员餐厅等相关服务设施。由于奥组委相关规定的限制,记者当天没能进入奥运村内参观,贝利在展示厅通过沙盘对奥运村建筑进行了介绍,他笑着说:“加拿大代表团占有东道主优势,他们住在最靠近福溪、景观最佳的那栋楼里,水景和市中心的繁华尽收眼底。”问起中国代表团的位置,他指着另外一栋楼说:“这栋楼在整个奥运村里也属于比较靠近福溪的地方,位置也很不错。”
奥运村有望成为未来居住模本
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相关设施的赛后利用一直是一个困扰主办方的问题,而温哥华冬奥会的奥运村在赛前已经作为商品房向社会出售。
贝利介绍说,奥运村“千年·水”项目在冬奥会后将成为综合性社区,目前建成的10栋楼中将提供730套商品房、120套出租房和250套适合低收入人群的 “经济适用房”。这些公寓面积从50平方米到300平方米不等,其中最便宜的商品房每平方米8500加元(约合5·5万元人民币),最贵的每平方米1·1 万加元(约合7万元人民币)。贝利说:“尽管加拿大近几年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温哥华的房价一直比较高。目前奥运村每平方米 8500加元的房子已经卖出80%,价格较高的公寓卖出了大约30%。”他相信,随着冬奥会的举行,奥运村的赛后销售工作一定会顺利完成。
2011年5月,贝利作为温哥华冬奥会的总项目经理,带着奥运村沙盘代表加拿大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他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温哥华冬奥会奥运村的环保理念和生活方式。作为一名建筑师,贝利眼中的奥运村不仅仅是个充满环保创意的高科技产物,他更希望人们把这种社区当成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他说:“虽然现在建造环保公寓成本比一般公寓高出不少,但是从长远考虑,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国家建造这样的公寓,整体的能源消耗一定会大幅减少,这对人类来说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