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各独立单元分派人员,规定这些人员的相应职责;
3)针对各独立单元,进行时间、费用和资源需要量的估算,提高时间、费用和资源估算的准确度;
4)为计划、成本、进度计划、质量、安全和费用控制奠定共同基础,确定项目进度测量和控制的基准;
5)将项目工作与项目的财务帐目联系起来;
6)便于划分和分派责任;
7)确定工作内容和工作顺序;
8)估算项目整体和全过程的费用。
6、工作分解结构的优点
(1)能够为工作定义提供更有效的控制。
一般来说,良好的项目管理具有下列几个原则:
1)通过设施的结构化分解来进行管理;
2)关注结果:实现什么,而不是怎样实现;
3)通过工作分解结构,技术和人员、系统和组织之间可以平衡结果;
4)在项目涉及的所有部门之间,通过定义角色、责任和工作关系来建立一个契约;
5)采用一个简明的报告结构。
使用工作分解结构可以满足有效项目管理的五个原则中的前三个,而避免了计划的误区——即只在一个详细的层次上定义工作。以一个结构化的方式来定义工作可以保证得到更好的结果。通过可交付成果来进行工作定义,在项目向前进行时,只有那些对生产设施有必要的工作才做,因此计划也变得更加固定。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项目所需的工作可能发生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一定要对最终结果的产生有益。
(2)把工作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包中(相应的授权)。
WBS中的工作包是自然的,因为WBS的目的是生产产品,在分配责任的同时也赋予每个产品或服务的单独的部门。如果工作只是在一个详细的层次上定义,并汇集成工作包,那么这个工作包就不是自然的了,项目经理只能每天忙于告诉人们一些技术和方法,而不是让他们自己独立去完成工作。
(3)便于找到控制的最佳层次。
我们在较低层次上进行控制可能意味着在控制上所花的时间要比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更多,而在较高层次上进行控制则意味着有些重要情况在我们不经意时会溜走。通过WBS,我们可以找到控制的最佳层次。一般情况下,控制活动的长短应该与控制会议召开的频度相一致。
(4)有助于限定风险。
在以上讨论时我们都限定计划和控制的范围都不包含较高的风险。实际上WBS的分解层次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WBS的最低层次可根据风险的水平来确定。在风险较低的项目中,工作分解的最低层次可以是工作包,而在一个风险较高的项目中,我们可以继续到项目的一个最低层次上。
项目经理在规划和控制其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工作分解结构是非常有用的工具。编制完整的WBS确定了工程项目的总目标,并确定了各项单独的工作(部分)与整个项目(整体)的关系。
(5)是信息沟通的基础。
在现代大型复杂项目中,一般要涉及大量的资源,涉及许多公司、供应商、承包人等等,有时还会有政府部门的高技术设施或资金投入,因而要求的综合信息和信息沟通的数量往往相当大。这些大项目涉及巨资并历时若干年,因此项目开始进行时设想的项目环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即我们已经多次提到的项目早期阶段的不确定性[pp1] 。这就要求所有的有关集团要有一个共同的信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