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曼在参加达沃斯论坛提到的,英文直译比较血淋淋:叫“事前尸检”。
意思是:管理一个项目要在一个项目没死之前就做尸检,如果死了再做,可能对其他人其他项目有帮助,但对这个项目本身已经回天无术了。
那怎么在没死之前就做尸检呢?克莱因建议的做法是:
你们要马上开始做一个复杂大项目了,执行方案已经定好了,但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
你们坐下来开个会,给每个人发些白纸。主持人宣布,假设现在已经是六个月以后,或者一年以后,咱们这个项目已经完全失败了。你们只知道这个项目最终完全失败了。但不知道失败的原因。
现在请你们用三分钟写下来,你认为这个项目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写完之后,把所有原因集中一下,重点讨论其中两三个原因, 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克莱因所说的“事前尸检”,也就是我们说的“预演失败”。
妙方三:目标分析
在你做一个项目前或做一个重要决定前,要先把你的目标(包括子目标)写下来。它的好处是:
一,便于你抽身而出,预演失败或升空俯视。
二.事后复盘的时候,很容易把你最终实现的目标跟你写下来的预期目标相比较。找到成功的亮点和失败的暗点。
02事中有反思
我认识一位优秀的创业者,他跟我分享他成功的经验时强调说:反思很重要。我就问他:你是怎么反思的?
我猜想他会告诉我:我每天晚上完成当天工作后,要反思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但他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他说:我每时每刻都在反思,比如我现在就在反思,对于你问我的问题我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他的回答很震撼。
他接着说:我每天晚上都写复盘日记,为的是抽身而出,跳出自我,我会用第三视角与自己对话: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你可以想象下他那满篇的日记,充满对自己当日行动和思考痕迹的质疑和反思,一直在探寻更优的解决方案。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成功了吧?
这就是事中反思的妙方一:随时复盘。
再来,行动中反思还有妙方二:“走上看台”。
它与我们在事前沙盘中讲的“升空俯视”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是领导力大师海菲兹的一个比喻。海菲兹说,我们行动的时候,就好像运动员在球场上打球一样,往往是看不清比赛的整体情况的。如果你在看台上,你会比在球场上对比赛看得其实更清楚。
你要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在打球的同时,还能走上看台。
03事中反思的常见病及解药
行动中反思是最难做到的,阻力也最大。现分析下病因和解药。
病因一:行动中反思往往需要团队反思,大家对反思复盘的价值认知不统一。常见病症:我太忙了,复盘是浪费时间。
解药一:提高运用复盘反思工具的能力,带领团队做一次有高价值的复盘反思
活动,让团队真实地感受到复盘反思给他们带来的成长价值。
病因二:畏惧反思的结果,妨碍反思。因为情感上认为我们自己出力做出来的东西想出来的方案,我们会更喜欢。一般不愿意承认它可能是错的。
解药二:使用预演失败的工具,让自己抽身出来,放下自己不能错的情感。通过“都是我的错”的破冰活动让大家敞开心扉,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04事后有复盘
事后复盘,相对事前沙盘,事中反思来说,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事后复盘就是项目结束了总结三件事:继续做(continuedoing), 停止做(stop doing), 开始做(start to do)。
用复盘反思来探索更高效,更成功的做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由”蒙着打到瞄着打“的提升。
实现复盘的终极功效:把失败转化成财富,把成功固化为能力。
只有不断复盘,才会不断进步。你要达成任何目标都需要不断复盘。
最后的话:
项目胜负手:“事前有沙盘,事中有反思,事后有复盘。”
事前沙盘三工具:预演失败,升空俯视,目标分析
事中有反思工具:走上看台,随时反思,每日复盘日记
事后复盘:继续做什么,停止做什么,开始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