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郑庄公遇到的问题就如项目经理遇到一个“刺儿头”团队成员。合理更要合情的变通,是项目工作中的润滑剂。懂得变通可以有效化解矛盾与冲突,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目标。这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值得各位项目经理参考、借鉴。
郑伯克段于鄢
根据《左传·隐公元年》的记载,这个故事发生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出生时母亲难产,头没出来脚先出来了。这在当时那个年月可不是件小事,郑庄公的母亲,史称“武姜”的这位娘娘因此遭了大罪!虽说最终母子平安,可刚见面儿就先来这么一手,武姜娘娘的心理阴影面积肯定不小。为了“纪念”这次生产,娘娘专门给儿子起名叫“寤(音勿)生”,就是难产的意思。
每天看着这位“寤生”在眼前晃来晃去,一见就想起伤心事儿,于是武姜娘娘打心眼儿里讨厌这个家伙。由于和老大郑庄公有这样一段不愉快的“经历”,武姜娘娘更喜欢第二个儿子,郑庄公的弟弟叔段。母亲疼儿子本来就是无原则的,再加上郑庄公不招其母喜爱,武姜娘娘就越发宠爱叔段。
叔段从小娇生惯养自不必说,成人后更是得寸进尺,仗着有母亲撑腰,向哥哥要地盘儿,要封号,要武装,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那位贪婪的老太婆如出一辙。最后这位“段王爷”更加出格,要当郑国的国君!“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移到2700年前也同样适用。郑庄公快刀斩乱麻,击败叔段,将其远远地驱逐出境。
子不教,母有过。于是“恨”屋及乌,郑庄公对自己的母亲寒了心,还放下狠话:咱们母子这辈子缘分尽了,有什么话到了黄泉再说吧!但郑庄公到底是位宅心仁厚的君主,对自己说出去的话,没过几天就后悔了。可话已说绝,郑庄公很为难。
不过领导手下总不缺聪明人,一位叫颍考叔的官员知道这件事,跑去给郑庄公出主意:“您是说过‘黄泉相见’,但您见过黄泉吗?您挖条地道,只要一见水,就算是见到黄泉了,这样您在地道里不就能跟母亲相见了吗?虽然脚底下趟着点儿水,谁能说您违背誓言了呢?”郑庄公一听大喜,马上命人挖地道。2000多年前地下水位应该较浅,没挖几下就见了水。于是,满怀仁孝的郑庄公与满怀愧疚的武姜娘娘在这人造的“黄泉”里见了面,最终母子和好。
管理团队要有规则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呢?首先,郑庄公对其弟弟的态度值得商榷。郑庄公对弟弟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迁就,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虽然结果在掌握之中,似乎也没有造成更严重的损失,但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与郑庄公自己没有在发现问题之初就采取果断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天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郑庄公遇到的问题就如项目经理遇到一个“刺儿头”团队成员。特别是那些与领导关系密切的,有这样或那样靠山、背景的人,他们未必在工作中一无是处,但是由于有背景,有时可能会流露出不服气、傲慢的情绪,甚至出现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由于他们有关系、有背景,再加上其行为也未必关乎原则问题,一些项目经理在这些人面前犹豫了,退缩了,往往用“视而不见”的消极方式应付。殊不知,这种消极态度的更大危害是使那些没有关系和背景,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团队成员对项目经理产生严重的怀疑和不信任感,进而破坏了团队的良好工作氛围,使团队丧失应有的工作能力。
项目经理是团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团队成立之初就应当同团队成员一起,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管理办法,即所谓的基本规则。团队中的任何人都应该遵守这些规则,一旦有人违反,就要按大家事先确认的方式受到处罚。这样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