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最早产生于美国,这种获得激发性思维的工具在今天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其实类似这种“集思广益”的方法我们自己也有,比如老电影里经常看到的“诸葛亮会”:一个山头久攻不下,连长临时把几个班长、战士叫到一起,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想法,最终确定一个合理、可行的进攻方案。
不管是外来的“头脑风暴”,还是土生土长的“诸葛亮会”,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使用方便、高效,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数量众多的信息,是项目管理活动中收集需求、获得创意思维的有效工具。使用方便不等于工具简单,在应用过程中,有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方法,如果使用不当,可能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首先,参与“头脑风暴”的人员。和其他会议不太一样,“头脑风暴”对参与者的身份没有特别的约定,有时为了充分打破思维上的约束,甚至允许邀请一些与被讨论问题没有直接关联的人员参与,目的就是期望获得更有创意的思想。参与“头脑风暴”的人数不宜过少,否则难以达到思维“风暴”的效果,但是也不能太多,这有可能导致现场失控,或每个人的发言时间过短。参与人数一般以8~12人为好,并且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头脑风暴”以会议的方式展开,除了发言者,一般还要有一名主持人和一名专职的记录人员负责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包括重申议题、引导发言、控制和调节现场气氛及内容记录等。
其次,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备。“头脑风暴”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预定问题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的对象、问题本身不明确、不清晰,“头脑风暴”就难以展开,甚至变成了漫无边界的闲聊。所以在活动前,组织者就应该将需要讨论的问题告知全体参与人员,让每个人有相对充分的时间整理思路、观点,并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投入到“头脑风暴”中来。切忌“临阵点将”:“小张、小刘,来开个会,有XX问题需要讨论!”这种突然袭击的通知,往往让参加者措手不及,缺乏思想准备,导致一些有创意的思路无法表达出来。为了便于发言, “头脑风暴”活动的现场可以将座椅布置成圆形,这比传统的教室、会议室形式更能营造轻松的氛围。
最重要的一点,“头脑风暴”的原则。“头脑风暴”采取面对面、公开的方式,每位参与者都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力,因此,在整个“头脑风暴”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允许对别人的观点给予评价、质疑甚至反驳。“头脑风暴”追求的就是新颖、有创意的思路,所以在发言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些看似超乎常理的,甚至离经叛道的观点、意见,对此必须要持有开放、宽容的心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某型号火箭的研制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瓶颈问题:由于火箭推力不够,飞行距离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各位专家都在考虑如何多增加一些推进燃料时,一位年轻人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如果减少一些燃料,火箭应该能飞到预定目标!在场专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不客气的说:本来火箭推力就不足,你还要往外卸?!结果没人理睬他的建议。但是这位年轻没有放弃,他鼓起勇气,找到了项目总负责人钱学森。听完他的意见,钱学森高兴地喊道:“马上把火箭的总设计师请来。”钱学森对总设计师说:“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果然,火箭卸出一些推进剂后,使总重减轻,推力节省,原来燃料够不着的射程反而够着了,连打3发导弹,发发命中目标!这位睿智的年轻人就是我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王永志院士思维活跃、特别是敢于坚持真理,他看似天方夜谭的观点最终在实践中被证实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