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PM 百科

项目管理经验

2013/1/24 14:56:51 |  1766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从大学毕业作为普通科研技术人员起步,经历了软件工程师到系统工程师的知识积累,逐步走向了项目技术经理岗位,并在公司转型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最终完成了项目集技术经理的蜕变。

  2003年,我从上海某985大学毕业,因毕业设计论文出色,被留在该校轨道交通研究所工作,该研究所主要承担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工作。那时,轨道交通行业刚刚在国内兴起,只有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城市才有少量地铁线路。

新兴行业的特点之一,就是从业人员少,所以,我们那时的科研人员不仅要从事研发工作,还要负责相当多的管理工作,这包括投标、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社会招聘和研究生管理)等。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是这些科研工作让我积累很多行业知识和科研思维,并且结识了不少行业专家和能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掀起新一轮革新浪潮,一种新式的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下简称CBTC系统)开始广泛流行。我进入上海贝尔工作,也就是当时的CBTC系统集成商。在贝尔的工作,让我获益最多,这家全球500强企业理念先进,管理强势,各方面工作均井然有序。

由于我的个性是喜欢不断接受新鲜事物,所以也就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工作,从软件开发、硬件设计、验证和测试、系统设计,到元器件采购、产品原型生产、项目投标,一个系统的生命周期所包含的绝大多数工作,我都能有所涉及。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大企业的流程管理,真正是按照ISO国际标准来组织生产和运营,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自监管自己的入口和出口,既保证上一道工序的工作质量,又保证下一道工序的工作开始时间,做到每个工作节点和接口的双重检查。在这里,我深切地感受到技术在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渺小,这不是说技术不重要,但是放在整个企业运作中来看,技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些切身体会都促使我渴望从事管理工作,恰好2007年公司有3条线路的信号系统项目需要交付,我便凭着自身的优势和经验,加入了公司的第一个项目——上海8号线信号系统项目的工作中了。

在上海8号线项目中,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帮助公司实现CBTC技术转让,协助项目经理与客户进行技术沟通,最终在项目成功交付后,幸运地成为了项目技术经理。

  2008年开始,公司每年都会有2条以上的线路需要交付运营,工程技术人员日益匮乏,因此,公司开始在各个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来从事现场工程技术工作。这些新人的加入,在缓解公司人力资源不足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问题,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新人之间的交流障碍,以及各项目之间工程师的交流障碍。

此外,由于母公司阿尔卡特收购朗讯,导致整个公司战略转型,原本对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转让也夭折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对我们的轨道交通部门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加强知识管理,工程师之间的交流需要知识管理,技术转让的夭折要求我们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一切都要在知识管理的基础才有可能实现。

于是,我做出了如下选择:一方面,提高自己在跨项目协作背景下的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尽快加入到研发体系,利用自身技术实力为公司积累知识管理经验。通过跨项目协作,我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接触的客户也成倍增加,虽然没有正式任命,但我的奋斗目标业已实现,成为一名项目集技术经理。研发方面却不顺利,我们研发的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核心控制系统,产品的生命周期长达30年,安全性要求极高,因此,研发人员都是亦步亦趋,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也不愿意轻易露出自己的技术底牌,这

造成了公司知识积累的困难。

  2012年,公司改制,成立了专门从事轨道交通行业的子公司,原来的项目均已完成交付,我也顺势而为,完全投身到研发技术管理工作中,司职系统工程师,设计整个系统,协调各个子系统研发团队的技术问题,并为公司的知识管理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