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PM 百科

国内软件项项目管理的共性问题

2013/1/24 14:45:43 |  1484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一般来说,少于30RMB的项目发标方会指定某个供应商来完成;30-100万基本上都是以邀标的方式来进行;超过100万一般都会公开招标。但是由于客户基本是政府背景的人,所以国内项目的商务方面基本上都是依靠私人关系拿到的。

国内项目的客户基本上集中为三大类:各级政府机关、国字背景的中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其实基本上都是拿着国家的银子在玩信息化,真正私营企业对外招标开发软件的比例非常非常少,按照总量来说,基本上不超过10%
   
虽然形式上还是会有招投标的过程,但是基本上就是发标方领导间政权博弈和利益均衡的过程,最终胜出者来制定游戏规则。被投标的软件供应商基本都是采取围标的方式来走完招投标的过场,或者为了做的更光面堂皇一些,会找几个垫背的来衬托一下练练手,最终的定标条件都是按照已选定供应商的资质和优势来决定的。当然这期间也会遇到一些不怕死的供应商,你提啥要求我都满足硬是比内定的还要好,这种情况是让发标方比较头痛的事情,但是最终还是会被干掉,只是领导们的利润空间会大大压缩。
   
以这样的方式立项运作的项目基本上都会有如下共性:
   1
、政府的项目好接但是钱却不那么好拿。小项目基本都是小领导在负责,大项目是大领导负责。这年头,不管大小领导指不准哪天就跟谢亚龙一样被约去开会就再也回不来了,那么之前承诺的项目款项能否继续支付就是个未知数了。就算很幸运的在领导历任期间做完,那尾款基本上也都是遥遥无期的,其实早进了发标方的小金库了,你敢跟他打官司要?  
   2
对于软件的功能性需求尚且如此,非功能性需求就更不用说了。那些安全性、性能、扩展性这些基本上都是上线后出现问题才开始提的,如果供应商没有很丰富的经验事先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做好应对,其结果是非常惨的,毕竟这些非功能性的问题修复起来的投入比功能性的要大很多,甚至有的时候会重做,就算重做还得免费。
   3
、软件的质量好与不好基本上不是以交付后的缺陷数量来衡量,而是以人的感觉来衡量。所以这类项目的客户体验度倒成了衡量项目品质的关键因素,那么整个项目度量和评价体系都会有本质上的变化。
   4
、这种商务的博弈是需要周期和时间的,所以一般从开始立项到最终合同签订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政府部门的软件系统上线却是早早就定好的。很多项目从合同签订到上线基本就只有40天的时间,但是规模却在200人月以上。真按照外包软件的做法,估计是很难完成,具体怎么应对后面会有博文单独描述。

5 领导立项后会发一纸文件到下面,然后基本就不管了。下面其实也太知道领导要做啥,但是他们又往往是最终的使用者,这就导致项目的需求基本就没个定的时候。很多时候,在上线的头一天还在改需求方面的问题,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上线才是真正开始开发。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