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某天,由天华合信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兼项目经理周利斌经手的软件项目作为公司的第一个开发项目终于有了一点眉目,周利斌总算是松了口气。“天华合信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ISV。正在做深圳某综合医院的一个临床移动信息系统项目。我们就是围绕二维条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专门为医院解决临床护理方面的业务应用,通过系统自动实现‘三查七对’,有效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周利斌介绍说。
其实,自2007年4月天华合信着手这个项目以来,该工程08年中旬还没有真正完成。而时间已过去了一年多,项目负责人周利斌还没等到客户验收签字的那一刻。
看不到头的30万
天华合信公司成立不到两年,从成立初期开始,从事软件技术开发工作多年的周利斌和从事医疗行业多年的杨楚威达成了共识,他们非常看好临床信息移动建设。于是,两人开始着手成立以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业务的新公司天华合信。
目前,公司拥有多名技术开发工程师及实施工程师。“我们前期花了近五个月对这个领域的相关业务进行了调研,调研完成之后形成业务流,业务流就是我们软件所实现的功能,整个需求确认以后,再针对这个业务的共性来形成产品内核,以围绕产品开发的思路开发产品。其中,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既考虑了用户实际使用习惯的偏好,同时也为后期公司的产品线开发奠定了基础。”周利斌在介绍公司的项目成因时这样说。
周利斌所说的对国内二十几家三级甲等医院所做的调研,实际上是与接手这家深圳某综合医院的“临床移动信息系统”的项目是同时进行的。作为甲方的深圳某综合医院,倡导以病人为服务中心提高医疗治疗质量的管理理念。为了解决住院期间药品发放、临床护理过程化等问题,客户投入了资金总额为300万元作移动临床信息化建设。该项目包括无线网络、打印机及一些移动设备如PDA等硬件设施,其次就是软件系统开发,这部分的投入约为30万元。软件开发委托给天华合信。天华合信基于该院HIS系统作软件应用开发,软件应用功能通过移动PDA实现患者床旁治疗。
由于医院信息化部门的负责人是做技术出身的,有着很强烈的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意识,这使院方与天华合信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但即便如此,项目进程的拖延出乎天华合信的意料。“我们原定计划是三个月内完成,但拖到现就等于没有赚钱”周利斌无奈地说。他表示,造成天华合信这个案子不赚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项目在外地,二是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基础建设缓慢。不过,天华合信原本在接手这个项目时还是做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对整个医疗行业相关的需求进行了调研确认之后,我们才开始着手设计产品。虽然项目并不大,但是我的思路是以产品的理念做项目,以产品主导项目,这与一般作办公OA、ERP等公司基本是以项目主导产品的思路不同,新的尝试来做第一单不赚钱也很正常。”
由于出现医疗问题在制度上没有对护士作出明确的惩罚规定,致使医患关系紧张;二是药品的发放问题,医生有可能在开药单上列出很多未发送到患者手中的药品,产生额外费用,也有可能确实开了药但是护士没有及时发放。针对相关问题,院方有了信息系统开发需求。即为了保证这个过程内药品的监管,医院提出了通过条码实现药品过程化管理。同时也考虑到临床护理的工作,希望能建设移动临床信息系统,结合HIS系统完成“医生—护士—患者”闭合的环;形成医生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