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PM 百科

风险管控,其实并不神秘

2012/11/8 14:20:31 |  2725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国内管理咨询AMT研究表明: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是当今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近几年来,在国资委、财政部及证监会的大力推动下,央企、国企、上市公司逐渐掀起了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内控体系的热潮。然而,面对这一较新的管理领域,很多企业在体系建设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该体系不实用、没有价值感、操作困难、难以落地等,或者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体系建设成果变成几本束之高阁的手册。

一、风险管理与内控的区别与联系

企业管理者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风险管理和内控是什么关系?

第一,它们是包容关系,风险管理的涵盖面大于内控,内控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最主要工具,大约占60%-70%的内容。

第二,内控侧重将风险理解为潜在损失,进行内控主要是减少潜在损失;而风险管理将风险理解为中性词,是潜在损失与机会的结合体,进行风险管理就是减少潜在损失,放大潜在机会,从而提高价值获得。

第三,风险管理侧重关注决策的正确性,而内控侧重关注决策后在实施过程进行控制。例如公司要投一个项目,在决策前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引导决策结果,这就是风险管理;而在已做决策并进行投资后,设计各种严格的项目控制机制和措施以防止项目失败,这就是内控。

第四,风险管理主要是国资委在推广,重点针对央企、国企;内控主要是证监会、财政部等五部委在推广,重点针对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当然,今年5月国资委下了红头文件,也开始在央企及下属公司推广内控。

二、为什么很多企业建设不好内控体系

第一,理念问题

内控是个比较新的概念,不少管理者认为内控就像镣铐,戴上了束手束脚,影响企业运行效率。。企业在快速成长时,往往容易忽视自身基础管理的夯实与提升,内控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管理漏洞百出,企业内部缺少相互制衡,舞弊、造假、以权谋私现象频发,迟早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到时候追悔莫及。只有正确认识到内控的价值及作用,才能具备建设好内控体系的先决条件。

第二,方案问题

很多咨询公司的内控体系建设方案是传统的合规型内控,这种方案以满足内控指引为出发点,保障内控体系通过外部审计、证监会检查为基本目的,一般包括内控诊断、风险识别与评估、流程梳理、穿行测试(编制控制矩阵、查找内控缺陷并提出整改建议)、内控手册编制等内容,其中穿行测试是审计方法,占整个方案内容的70%以上。

这种方案确实很合规,能够满足内控指引要求,但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起点低,没有以战略分解作为出发点设计方案,内控体系建设成果容易与战略不匹配,甚至成为战略目标实现的阻碍。

(2)70%以上的工作量花在穿行测试、内控缺陷挖掘及整改,过于偏向审计导向,容易造成内控强度过高,降低企业运行效率。内控真正的内涵不是把所有的风险都控死,而是把握控制强度与企业运行效率的平衡,降低潜在损失,提高经营效益,带来价值增长。

(3)内控体系建设主体大多数是集团型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集团管控问题,如果方案中没有引入集团管控思想,容易出现总部与子公司内控体系建设水平差异大、内控管理权责不清、接口不明、流程衔接不畅、企业运行效率降低、内控体系难以推行落地等问题。

因此,内控体系建设方案应以管理提升为导向,以战略梳理及分解为起点,结合集团管控思想,除了使用传统方法,更要以管理提升为导向,深入研究企业实际,对比标杆企业,将先进的组织体系、权责体系、制度及流程体系、管理策略与措施等与企业相结合,在满足合规要求的同时切实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