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出得越早,对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工期的影响也越小,反之越大。
如在设备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需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因此尽可能把可预见的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以减少损失。
1、设计变更控制的原则
根据项目管理的哲学思想变化是绝对的、正常的而不变化是相对的、不正常的,设计变更也符合墨菲定律。
设计变更控制的目的不是控制变更的发生,而是对变更进行管理,建立一套变更控制系统,对处于动态环境的设计变更进行有效地控制。设计变更的原则如下:
(1)加强设计过程控制,尽量减少设计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的发生。
(2)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认真的加以分析、论证,对于施工单位为增加量等提出的恶意变更请求进行区分,保护自身的权益,同时也维护业主的利益。
(3)设计变更无论由哪方提出,均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发出设计变更。
(4)对于设计本身引起的设计变更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尽量减少对施工方案和业主投资造成的影响。
(5)对于业主等提出的重大设计变更,根据工程现状,对设计变更进行论证分析,并与业主充分交换意见,充分告知业主设计变更对工程质量、工期、造价等造成的影响,并做好书面记录,满足设计文件可追溯性的要求,使工程目标的实现得到有效控制。
(6)对于业主无法提供设计资料,设计完成后补充设计资料的情况,在设计时进行预控制;收到补充的设计资料后及时进行复核、修订,尽早发出设计变更。
(7)施工已经完成不影响使用功能的设计变更请求不予采纳。
(8)设计变更应记录详细,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原因、背景、变更产生的时间,参与人、工程部位、提出单位都应记录。
(9)设计变更单和更改的图纸全部以设计蓝图的形式发出,并编入相应的施工图目录。
2、设计过程控制
由设计原因引起的错、漏、碰、缺的设计变更是设计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此类问题应该通过设计过程管理,尽量在设计过程中解决。很多设计院已经通过了ISO9001的质量体系认证,每年都要进行贯标检查。
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设计过程中并未按照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进行过程控制,进行贯标检查之前,才对体系认证的要求进行材料补充。
2.1 编制策划文件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范围及要求,编制策划文件,包含范围、设计要求、设计计划、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2.2设计输入控制
(1)业主资料控制业主提供的要求以及提供资料错误引起的设计变更属于外部原因,为不可控的因素,作为设计单位无法左右。作为负责人的设计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对业主的资料进行消化整理
对业主提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不符合深度要求的资料请业主予以补充;及时与业主沟通、交换意见。
2)对业主提供的资料进行验证
站在业主的立场,查阅相邻企业的生产条件资料等,多与业主进行沟通,将业主提供的资料与自己掌握的资料进行对比,如存在较大偏差,提醒业主进行再次确认。如果资料参数与常规资料差别不大,列为有效资料,并将无效资料剔除。
3)对业主提供的补充资料进行及时替换
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业主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不断的补充或者更改资料,需要设计人员对于作废的资料进行及时的清理,将最新的资料予以存档,避免出现资料的误用。
4)业主提供的资料需要业主代表签字确认
业主提供的资料是设计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业主所提的资料需要业主代表进行签字确认,保证文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