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ge.com首页 > 知识库
文章搜索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
2007-11-23 9:04:37  作者:寿涌毅
  摘要: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是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上的应用,是近年来项目管理领域的重要创新。与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强调在制定项目计划时考虑现实存在的资源约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以及整个项目管理流程的持续改进。本文归纳了约束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具体步骤,系统分析了如何应用关键链方法进行项目管理,并深入探讨了当前关键链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约束理论  关键链

  关键链项目管理(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CCPM)方法是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近年来项目管理领域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被认为是项目管理领域自发明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以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1]。关键链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了巨大成功,许多国际知名公司纷纷采用关键链方法提高项目管理绩效。例如,美国通信设备制造商Harris公司通过应用关键链方法成功将建设半导体工厂的时间从行业平均水平46个月缩短到了14个月;以色列航空公司将飞机的平均维护时间从3个月降到了2周;朗讯公司则将R&D项目的平均工期缩短了25%[2]。

  以项目管理为中心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项目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项目失败的比例很高。鉴于关键链方法在国外企业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可预期该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在对约束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具体步骤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关键链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过程,探讨了该方法的优缺点与局限性。

  1 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是由Goldratt博士于1980年代中期在最优化生产技术(OP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束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两点:(1)所有现实系统都存在约束。如果一个系统不存在约束,就可以无限提高产出或降低成本,而这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任何妨碍系统进一步提升生产率的因素,就构成了一个约束。约束理论将一个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在企业内部的所有流程中,必然存在阻碍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就是企业的约束。(2)约束的存在表明系统存在改进的机会。虽然约束妨碍了系统的效率,但约束也恰恰指出了系统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形象的类比就是“木桶效应”,一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木板。因此,对约束因素的投资,才是最有效率的改进系统效率的方法。

此文章共有8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企业项目管理体系战略规划课程方案


发表评论    【推荐】 【打印
 

热点文章
论坛精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