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关键链缓冲时间能够保护项目按计划进行,不受任务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预警机制[6]。如果紧前任务因为不确定因素而没有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那么其后续任务就无法按计划时间启动,其结果就是缓冲时间被占用。缓冲时间被占用得越多,就说明越有可能延误后续的关键任务。因此,当占用比例到达一定程度,比如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就需要发出一个警告信号来提醒项目经理对延迟的任务加以关注,并考虑是否采取措施防止任务进一步延期。
非关键链缓冲时间可以保护关键链任务不受非关键链任务的影响,但还需要考虑资源约束对关键链的影响,尤其是同一资源在不同任务间切换常常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因此,关键链方法引入了资源缓冲(Resource Buffer,RB)的概念,以防止关键链任务因资源没有及时到位而发生延误。与缓冲时间不同,资源缓冲本质上是一种警示信号,用来提醒项目经理或者部门经理保证资源及时到位。关键链方法要求在关键任务所需的资源被紧前的非关键任务占用时,应当提前一定时间在项目进度计划上标识资源缓冲,以便及时提醒项目经理协调资源,防止因资源不能及时到位而延误关键任务。
3 对关键链方法的讨论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管理项目进度的新思路。考虑到现实的资源约束和项目内在的不确定性,关键链方法通过合理设置缓冲时间,从而有效保证任务的不确定性不会影响项目的完工时间。因此,关键链方法尤其适用于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例如新产品开发等项目。
关键链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缩短项目工期和降低项目成本的问题。关键链方法以最小化项目工期为首要目标,要求对项目进度实现动态管理,对于关键链上的任务,要求一个任务完成后能立刻启动下一个任务,尤其是在一个任务提前完成的情况下,要能够通过项目组的协调和沟通提前启动下一个任务。因此,关键链方法对项目组的沟通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后续任务一般也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这就要求紧前任务在可能提前完成时,能够及时和负责后续任务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沟通。对于非关键链上的任务,则推荐以最晚时间启动任务,这样可以减少同步进行的工作数量,在发现前导任务出现的问题时还可以降低返工次数,同时也可以延缓现金流出以提高项目的净现值。
此文章共有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企业项目管理体系战略规划课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