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大街上随便拦下一位路人,问他有没有听说过奥托立夫,十有八九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但是,只要你坐过或开过汽车,就很可能看到过或使用过奥托立夫的产品。
1953年,奥托立夫诞生于瑞典,是安全带的首创者。多年来,奥托立夫坚持以“拯救更多的生命”为愿景,并严格遵循标准化的品质理念和流程。
如今,奥托立夫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制造商,为世界上超过100个汽车品牌提供安全带、气囊、方向盘等安全产品。1989年,奥托立夫进入中国,至今已建立14家生产工厂、1个技术中心和1个区域总部。
对生命的敬畏、对品质和流程标准化的苛求,让奥托立夫赢得了长期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但是,这种严谨性和不妥协也带来了一个挑战——束缚了员工的创新思维,使他们专注于产品创新和流程细节,没有能够看到其他领域的创新机会,缺少对外部变化快速响应的敏捷性。
2018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风云突变。首先,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进入微增长阶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其次,全球汽车行业的中心已经从欧美转向中国,尤其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正在引领全球汽车的发展。
对奥托立夫来说,既要紧跟中国汽车市场这个未来,又要快速响应客户的创新迭代,提供它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再者,中国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在迅速崛起,生产的产品品质越来越好,不断缩小跟奥托立夫的差距。
无论是内部的创新局面,还是外部的市场变局,都在向奥托立夫中国提出一个紧迫的命题:如何让自己敏捷起来,创新速度更快,创新活力更强。
来一场组织变革的试验
要想让奥托立夫中国的员工改变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活力,就需要从组织变革入手。但是,让拥有近万名员工的奥托立夫中国,在组织架构上来个翻天覆地的大变样,是不现实的。
因此,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在保持奥托立夫中国现有体系的基础上,“辟出一块试验田,在上面长出一个新物种,让它像一个火把一样,照亮和点燃整个组织的创新活力”,奥托立夫中国区及全球SCM和运营的人力资源副总裁赵亚解释道。
2018年8月,奥托立夫中国区成立了一个叫做Innovation SWAT的敏捷组织,并给它定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
1. SWAT团队的总体目标是提升产品竞争力,争取更多业务增长。
2. 这是一个跨职能团队,初步涵盖产品、工艺、采购这三个职能。
3. SWAT团队由团队领导者全权组建。
4. 初期团队规模在12人,后期视情况增减。
5. SWAT团队不设立KPI考核指标。
可以看出,公司高层对SWAT团队几乎没有设立任何的条条框框,也没有提出任何的量化指标,并且给团队领导者充分放权。
“SWAT团队是个敏捷组织,如果给出太多的限制和框架,它等于又回到原来的体系,还谈何敏捷、灵活性、创新?”赵亚说。
点燃更多的火把
至今,成立两年半时间,SWAT项目朝着“提升产品竞争力,争取业务增长”这个总目标,已经实施了近270个项目,其中40个左右取得了成效,为公司实现了可观的收益。不过,它带来的远不止这些。
首先,作为团队领导者,安晓超的成长最为显著。赵亚经常跟安晓超开玩笑说:“哪天你不做SWAT了,自己找一家公司或开一家公司,就分分钟干起来了。”言下之意,两年半的锻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