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地表示了自己想倾听员工的想法时,员工才更愿意告诉上级更多信息。随着员工与上级之间更加了解,慢慢地,也就变得更加信任。
刘澜也说:“如果要我选一种最重要的领导力能力,我就选提问能力。”
——总结来说,“你觉得呢”的两个内涵,其目的所在,都是密切联系群众,从而更好地动员团队解决难题。
二、新的难题面前,
你过去的思维很有可能错了
难题一定是你从没遇到过的新问题。各种各样的难题也一定会反复出现。在你解决难题之前,必须先做好一个认知准备:
解决难题的前提=失败+反思。
1.憎恨失败是愚蠢的,不如欣喜失败
大多数人都认为,失败是件坏事。但是刘澜却说:“不犯大错,必将平庸。”
刘澜在《领导力必修课》中提到的“领导力十项修炼”,里面就有一条是“从失败中学习”。这句话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
首先,成功往往是一种陷阱,会让人沉迷于做自己最拿手的事情。
在管理学中,马斯洛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只会用锤子,那么你就会把所有问题都当成钉子。意思是,当你做一件事很顺手时,就会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去挑战做别的事情。所以不愿意做别的事,只做顺手的事,这必定会造成你的局限。
就像一个人很擅长生产马车的车轮,于是就只生产车轮,那么他就忽略了一件事:终有一天大家连马车都不需要了,也根本不会需要车轮了。
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VUCA时代。如果一个人只相信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那么他不可能非常成功,这种人也许能小有成就,但将来一定还会面临失败。
其次,要意识到,所有的成功都是暂时的,我们要做的是不断从失败中学习。
刘澜说:“卓越的人不是不会失败,而是他们善于重新认知失败。”
任正非一直强调,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失败。他在多次讲话里都提到:“对那些既不犯错误,又不改进的干部,可以就地免职。”
“闻过则喜”是孔子对待失败和自身缺点时的价值观。当代哲学家丹尼尔·丹内特也说:“犯错不只是学习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还是人们学习或者真正做出创新的唯一机会。”
任正非是在连工作都找不到的时候,才创办华为的;马云在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之前,也经历了无数苦难;乔布斯甚至曾被苹果开除过。他们都经历过巨大的失败,最后才成为了卓越者。
失败和犯错是一种常态,个人的力量也非常渺小,所以我们才要修炼自己,从失败中学习。
市场是在变化的,技术是在变化的,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在变化的,善于从失败中学习的个人和组织,才能不断转型与进化。
宝洁公司前CEO雷富礼说:“我把我的失败看作一件礼物。除非你这样看待它们,否则你将不能从失败中学习,你将不能变得更好——你的公司将不能变得更好。”
2.没行动的反思是徒劳的,不如日拱一卒
对失败有了更理性的认知后,就要开始反思。反思的意义是,思考如何行动,思考如何在失败之后迅速恢复,重新投入挑战。
反思时,要自问:“我要改变什么?我从失败当中学到了什么?”因为,反思的本质,就是“对思进行再思”。
再思,就是对自己原有的想法,再次进行思考。古人曾说“三思而后行”,就是要先反思自己曾经错误的思维,或是反思自己刚刚萌生却不太成熟的想法,之后再行动、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让自己从思考的场景中抽离出来,以一种路人视角或是上帝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想法。这更像是“元神出窍”,自己观察自己,自己追问自己,自己审视自己。
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尝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