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监督权,在大方向上为下属指引,而不是放纵不管。如果下属表示能力不够无法完成,你最好不要立即接过来自己做,而是跟他约个时间一起讨论一遍,指明哪里需要改,然后让他继续改,这样最多循环两轮,就能保证交付质量了。
2以自己的能力为参考点要求别人
大多数从技术岗位晋升上来的管理者,都是因为某项专业能力特别突出才被提拔的。就像小巴的朋友,靠着出色的业务能力获得赏识,又恰逢公司体制变动,自然而然地由一个纯技术型员工迅速升职到管理层。
但是从技术大牛变成技术老大后,她出色的专业能力就成为了最大的障碍——因为她很容易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参考点来要求别人、指责别人。我能这么做,效果很好,为什么你们不行?
“不对,不是那样!” “这么明显的错误你都没发现?!”
一边指责对方不成熟,一边否定对方,这就是技术型管理作为指导者角色时常犯的错误。最后导致被骂的下属产生自卑情绪,严重的还会对工作失去信心。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让下属在批评中得到反思,而不是只感受到羞愧。那么问题来了,下属做的工作没达到你的要求,究竟应该怎么做?
好的方法是,先判断“下属的个性成熟度”再检视“你们双方的亲密度”,然后选用正确的指正方式:
①下属成熟度低、双方亲密度低。
采用三明治式批评法:表扬+批评+表扬。
“你这两年的业绩都在平均标准以上,整体来说相当不错。但这一季度业绩却突然下滑,我相信你是一个很好的销售员,只不过遇到了瓶颈。你最近在业务推广上有什么困难吗?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②下属成熟度中等、双方亲密度一般。
采用两阶段斥责法:批评+鼓励。
“你最近的业绩突然下滑,尤其是这周的业绩数据特别难看。你的能力一直不错,但我对你这个月的表现很不满意,要好好加油了。”
③下属成熟度高、双方关系密切。
直接指出问题即可,甚至大骂一声也没问题“做得这么差,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3先指责错误而不聚焦解决问题
当某项工作出现问题时,很多人做出的习惯性反应是:先指责错误、追问原因,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这个当初还年轻的小巴就深有体会了。
有一次活动稿件来得太晚,但第二天就要推送了,只好连夜编辑出来,结果小巴一看稿件,文笔差不说,而且各种错别字、语病,连活动链接都没做好。小巴一下就怒了,劈头盖脸就把编辑骂了一顿:“怎么回事,这是专业编辑做出来的稿件吗?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可怜的编辑只好去找对方论理去,对方也委屈啊,还不是因为时间紧张找不到好的写手嘛,可想而知接下来的交流也一定是带着气的。
看到了吧,这样的方式不仅没法解决问题,反而滋生了怨恨。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将焦点放在如何有效解决问题上。
省略指出问题与探究原因的步骤,直接问任务负责人:“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接着给出建议:“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三方联动,你负责给出修改意见、对方提供活动相关资料、作者完善稿件内容,怎么样?”
把兴师问罪的行为转变成解决问题的行动,同时也能让下属更有勇气和责任感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上,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