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担任EPG Leader的初期,我犯过很多错误,其中有一条是对“没能力,有意愿”的新人充分授权。
这是一个对组织缺陷管理工具进行改进的工具。既有的工具是一个免费但已经被业界广泛运用的工具,可是其数据收集分析的功能不强,也不允许流程自定义。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更好的工具,能推广到全组织各种项目使用。我是这个项目的Project Leader,一个工作刻苦,聪明好学,来自于测试组的小同志是主要的Project Member。这个小同志是既有工具的Administrator,对这个改进项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过,他的过程改进经验不足。于是,我给他布置了任务:
第一步:需求调查;
第二步:调研各种可选方案;
第三步:进行可选方案的比较,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第四步:开发最佳方案;
第五步:试运行
…….
交代清楚了这些任务,我将项目交给他,自己去忙其他项目了。
小同志热情高涨的投入了工作中。
第一步:需求调查。请来了一些开发工程师,询问了他们的一些需求。
第二步:调研可选方案。研究了几天,除了既有工具,只给出了一种可选方案。问他的工具不行吗?答曰:其他的都没有这个好。
第三步:进行可选方案的比较,小同志是既有工具的Administrator,对既有工具的优缺点当然有充分的了解。于是我完全相信其比较结果,虽然有些地方他禁不起追问。。。
第四步:对最佳方案进行二次开发。小同志那个认真劲呀,带着几个Intern,天天加班,可是Schedule却一拖再拖。终于完成了,问其“进行测试了吗?”答曰:“测试了,没问题!”
第五步:选择项目进行试运行。结果是。。。
指摘满天飞!
“新工具没有原有工具方便!”
“缺陷管理的一些基本功能缺失!”
“有Bug!”
“我们不需要自定义流程!”
……
这段时间,我觉得自己都不敢离开自己的座位了。后来,我全力投入这个项目,从第一步开始重新做过,在半年后,终于成功为组织导入了一个专业的缺陷管理工具。这是后话了。
事后,我总结,这个项目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有热情,却没有过程改进能力的同事采取了错误的方法进行管理。对这样的同事,我应该向其充分解释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法,指导员工去完成任务,并仔细检查其工作成果。而我采取的却是完全相信成员的能力,将工作任务交由其全权负责、独立作业;并且在发现问题时,也没有及时纠正,而是任由其发展。项目的成败就可想而知了。
后来我学习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 model),从模型的基础上找到了这个项目失败的原因。情境领导模型把员工的工作状态分为四种:
第一种消极的学习者(工作水平低,工作意愿也低);
第二种为热情的学习者(工作水平低,工作意愿高);
第三种为谨慎的执行者(工作水平高,工作意愿低);
第四种为高效的完成者(工作水平高,工作意愿高)。
与之对应的是四种不同的领导类型:
第一种为教练型领导,向员工解释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法,同时继续指导员工去完成任务;
第二种为指令型领导,对员工的角色和目标给予详尽的指导,并密切监督员工的工作成效,以便对工作成果给予经常的反馈;
第三种为支持型领导,领导者和员工共同面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第四种为授权型领导,提供适当的资源,完全相信员工的能力,将工作任务交由员工全权负责、独立作业。
惟有领导者的领导型态能与员工的发展阶段相配合之时,他的领导才能够有效,项目也才能朝着成功的方向迈进。而这个项目,我却用了第四种领导型态管理了第二种工作状态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