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设定相应的流程来明确规定对于具体的项目变更申请、项目变更审批控制、资源调整等问题该如何进行处理。
(6)项目过程缺乏标准化,产品质量波动性较大。
很多建筑设计企业存在项目过程缺乏标准化,产品质量波动性大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项目过程中和收尾时没有进行必要的项目过程文档记录和经验总结,项目过程标准化方面的积累缺乏。同时,对于项目品质,很多建筑设计企业没有详细的规定,项目过程缺乏标准化,项目的质量更多地依靠设计师个人对于项目品质的追求和设定,无法从整个企业层面对项目的结果和品质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导致项目产品质量的波动性较大。
(7)资源使用不合理。
面对供不应求的建筑设计市场,建筑设计企业在项目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人员不足,临时借调的情况,加之在大多数的项目过程中,项目经理的工作缺少有效授权,没有机制允许项目经理在一定权限内对其管理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因此无法保证项目过程中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
(8)缺乏必要的项目预算,项目成本无法有效控制。
建筑师大多存在“技术情结”,所以建筑设计企业的项目管理往往会存在重技术实现轻管理的局面,特别是项目预算和成本方面的管理尤为薄弱。一般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缺乏必要的项目预算,对于项目的核算则采用类似于计件方式的产值计算来对项目的收支进行核算,因此无法准确地对项目成本、过程消耗及最终的投入产出做出评估,从而造成项目在开始阶段没有财务预算、成本、利润分析,在过程中缺乏成本控制。由于缺乏预算和及时获取实际成本,难以掌握成本和进度偏差、竣工估算成本方面的信息,无法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