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本管理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是成本控制真正有效,必须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等的原则。在项目中确定的各成本中心,他们都负有控制成本的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系统。但是,责任同时也是一种权力。显然,如果没有这种权力,也就谈不上负有控制成本的责任。此外,为了充分调动各成本中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必须定期对他们的业绩进行考评,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三、强化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安排
强化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安排包括:一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公司给项目部定编定员,由专门责任成本部门进行责任预算的编制。二是明确界定经济责任。包括确定项目上缴款指标及岗位工资总额,签定项目责任成本承包合同。三是建立起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包括划分责任中心,明确各中心的责任范围,确定各中心责任目标,制定工资分配办法。四是项目部要向各个责任中心分散责任预算。五是进行责任成本核算。包括执行材料限额领料,建立责任中心分类成本台账,确定责任中心收入,编制责任中心报表,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找出节超原因等。六是加强考核和评价。按季度、年度进行综合考评,工程竣工后进行兑现,做出评价结论,建立项目档案。
责任成本管理是全员的成本管理,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制度,严格去落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通过大量地实践和管理中不断地修正才能形成一套可行并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成本管理模式。
四、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体制的途径
第一,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应建立公司、项目部两级管理体制。公司作为责任成本的管理控制层,主要负责编制责任预算,确定上缴比例,核定项目部的岗位工资,审批项目部效益工资总额。项目部作为责任预算的执行层,负责落实公司编制的责任预算,对各责任中心实施考核兑现,在确保完成上缴款的同时,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职工的收入。
第二,公司成立专门的责任成本管理部门。从技术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经营部等抽调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责任成本管理部门,他们主要负责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收集已经竣工的工程历史成本资料,建立项目成本管理档案,建立历史成本的资料库,这样对于新结算的工程就可以有历史成本相对比,有利于对项目部的成本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二是对于新中标的工程负责施工方案的初定、优化、审批,根据施工图预算进行责任预算,控制工程数量和价格,确定项目部上缴比例,参与生产要素的分配,监控施工过程。当因不可控因素导致成本大幅度增加或减少时,如变更设计增减工程量,公司责任成本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调整责任预算,防止责任预算脱离实际。
第三,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广泛开展业务培训。公司在明确了责任成本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后,应该分别对管理层、业务操作层和广大职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培训教育,灌输责任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意义,增强全员的市场意识和成本意识,为开展责任成本管理扫清障碍。
第四,实行公司向项目部收取上缴款与项目部责任预算总额挂钩的制度,即上缴公司利费=项目合同总额-项目责任预算总额。以此来界定公司与项目部的经济责任。公司对项目的中标价负责,项目部对责任预算负责。
第五,实行岗薪与效益挂钩制度。就是指职工的收入与责任预算的执行效果挂钩,职工收入=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其中,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标准*工期;效益工资=当期责任利润*效益工资提成率以此来界定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各责任成本中心以预算成本对施工成本负责,成本节余作为效益工资全部发放给职工,成本超耗用岗位工资和风险抵押金来弥补。企业为职工提供岗位工资,职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效益工资。这样一来,将责任中心成本、责任、个人利益直接挂钩,项目经理和广大职工的利益全部紧锁在一起。
第六,制定责任成本会计核算办法、开发责任成本管理软件。责任会计的主要功能是理顺责任成本中心与项目部之间以及项目部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责任会计体系做保证,责任成本就无法推行下去。
第七,建立相应的督察制度。公司应该设立专门的责任成本督察组,成员由审计部和专门的责任成本管理部门组成,主要是对责任预算的执行、责任预算的调整和其他基础业务工作进行检查,并按规定进行考评。对于检查不合格的项目限期整改,同时不予核批效益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