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进来。把所有精力集中在一款产品和一个客户身上,然后寻找突破,一点一点打开知名度。’”
从那一年开始,华为便开始不断向美国投入资源。目前,公司在普莱诺的办公室也已经扩大到100,000平方英尺的大楼,成为公司在北美地区的总部。华为还在美国成立了12家分支机构和7个研发中心,包括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新近成立的研发中心,目前在美国的员工人数超过1,100人,其中75%是美国人(华为在美国的公司中,只有200名中国籍员工)。因此,要成为美国电信行业主要参与者,华为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竞争对手极力将华为排挤在大额合约的竞标之外的原因很现实:利润。尽管美国运营商在电信设备上的开支约占全球开支的15%,但他们的利润比却为25%。这是因为,美国电信设备的毛利润率为45%到50%。2004年底,华为进入欧洲市场之前,爱立信和阿尔卡特-朗讯的毛利润率也能达到这个比例。但德国汉堡贝伦贝格银行(Berenberg Bank)分析师的一份名为《中国式水刑》(Chinese Water Torture)的报告显示,在华为进入欧洲市场并强力竞标之后,他们的利润率迅速下降到30%到35%。而新技术的推出则使它成为更加可怕的竞争对手,因为这项技术可以为消费者大幅降低成本。例如,华为推出的SingleRAN设备可以处理多种信号类型——2G、3G、WiMax、CDMA、GSM等,这一切仅仅需要一套设备,运营商不必针对不同信号建立单独的网络。
据业内人士称,去年秋天,当斯普林特公司为升级网络进行招标时,华为公司开出的条件能让运营商在运行的第一年就可在目前成本的基础上节省8亿美元。但在亚利桑那州共和党人、参议院乔恩?科尔的带领下,部分国会议员发起了一场“上书活动”,要求斯普林特公司拒绝华为的投标。而且,据报道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的骆家辉致电斯普林特公司CEO丹?汉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全的“深切担忧”。最终,价值50亿美元的招标被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和三星公司(Samsung)瓜分。科尔和骆家辉均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最终做出合同决定的是斯普林特公司负责网络事务的高级副总裁鲍勃?阿兹,他甚至否认华为曾参与过竞标。他说,进行网络升级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成本和因素——包括像新技术的过渡——但商务部的警告并不包括在内。他坚决表示:“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我们自己根据当时的商业环境进行决策,这是我们的底线。我们自己确定成本;我们自己确定利益。就是这么回事。”
华为团队倍受打击——他们一直信心满满,认为他们可以说服斯普林特与他们签署在美国的第一个一级合同。为了提高成算,华为甚至与一家名为Amerilink Telecom的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该公司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 Chiefs of Staff)副主席、海军上将比尔?欧文斯领导。他也曾在北电网络公司担任过CEO。欧文斯表示:“在我看来,美国拒绝(让斯普林特同意华为获得该业务)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华为向斯普林特、美国政府,向所有人都公开了公司的源代码。如果是北电,我绝不会向任何人,尤其是美国政府公开源代码。这件最终以这样的结局收场绝对是大错特错。”
机会依然存在
或许华为还没有获得美国大型运营商的信任,但在中等规模电信公司中,它的销售势头却异常迅猛——销售的产品从核心基础设施到消费设备。去年,华为在北美地区的收入达到7.65亿美元,比前一年的总收入翻了一番还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客户是Leap公司,该公司从高通公司(Qualcomm)分拆出来,目前是美国第七大无线运营商。2006年,Leap公司首次购买了华为的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