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IT通信项目管理

如何对中途接手的项目开展有效的测试

2011/5/10 8:22:17 |  7202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要考虑企业组织的成熟度和测试项目的特性。一般来说,测试过程包含下面几个阶段:测试计划和控制、测试分析和设计、测试实现和执行、测试出口评估和报告以及测试结束活动。

测试过程定义中,需要明确每个测试过程阶段的输入和输出、每个测试阶段的主要测试活动以及每个测试阶段中的质量检查点。明确定义软件测试过程以及相关的测试活动和输出,可以从制度上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测试活动的控制。软件开发的产品质量是通过整个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来保证的。同样,测试质量也需要测试过程质量来保证。

(3)完善以前版本相关文档

收集和整理项目以前版本的相关文档,包括开发文档和测试文档。从测试的角度来说,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以前的相关软件需求和设计文档(可能是已有的,或者通过开发团队收集和整理的文档),来了解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式;另一个是整理和收集测试相关的文档,比如每个版本的测试计划、概要测试用例、详细测试用例以及以前版本的缺陷信息等。

假如对每个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这可能是不太现实的。我们的经验是和开发团队合作,召集各个领域和应用方面的技术专家,来对以前系统进行需求方面的文档化,至少对每个功能特征进行部分的描述,同时对一些复杂的功能接口、用户接口等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形成比较详尽的系统需求文档。

针对测试文档,根据前面得到的一些基本文档提供的信息,分析软件的主要功能和重要功能,提供一些测试用户场景以及它们的输出预期。也可以通过探测性测试,得到软件的一些表现行为和结果输出。将这些用户场景和测试输出等进行文档化,作为后续项目测试的基础,也可以作为回归测试的输入和重点。

(4)软件新增功能的文档化

对新增加和升级的功能特征进行文档化,从确定开发和测试的系统版本开始,我们需要对每个增加的功能、升级修改的功能进行详尽的需求文档化,作为后续开发测试活动的参考和基线。这样,可以在后续的开发设计、测试设计等方面拥有共同的输入和参考点。这对于系统的研发非常重要,这个环节没有做好,项目的开发将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例如:系统需求不明确、开发条目不清晰、测试输出预期没有标准等,无法保证项目产品的质量。

(5)基线化一个测试版本

确定一个固定的系统版本作为进行后续开发和测试的基础。所有项目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在这一点上达到共识:为什么产品的开发是基于已经存在的软件系统之上?然后选择已有系统的一个版本作为新开发的基础,并且它是唯一的进行后续开发测试的版本。

固定后续开发和测试的版本,可以更加直观的来跟踪缺陷。通过对已有系统代码的升级或修改,可以判断在新的软件中某个现象是否是缺陷。在碰到输出结果存在异议的时候,通过各个领域的专家来验证到底是新系统引入的新缺陷,还是旧系统中本来存在的问题。通过该策略,大家既可以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达成一致,也可以作为对原有系统需求收集和文档化的手段之一。

(6)基于风险的回归测试

对于中途接手的项目测试,回归测试将是测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因此,如何选择回归测试用例,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有效性,是测试团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前面提到的各种建议,可以对测试团队、测试过程和文档化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有利于回归测试用例的选择。回归测试用例的选择,基于测试风险而展开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下面的实践经验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 分析软件中什么功能是客户最经常使用的?

● 什么功能对客户而言是最重要的?

● 什么功能在以前版本中发现的缺陷是最多的?

● 新增加的功能或者升级,对原来的什么功能和模块的影响是最大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