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工程地产项目管理

葛洲坝和三峡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创新

2011/4/21 8:21:32 |  8015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需要。为此,葛洲坝和三峡工程都需进一步科技攻关,采用更先进和更经济的工艺,并使混凝土拌和后温度降至7!,且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1葛洲坝低温混凝土生产工艺

葛洲坝混凝土浇筑特点是板、框架结构多,平面尺寸大而厚度较小,混凝土凝固后的降温幅度比丹江口更大,所以混凝土拌和后温度必须降至7℃才行。可行的办法是参照美国德沃夏克7℃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即采用隰水冷+风冷+加冰拌和 的生产方式。当时,外购是不现实的,只有自行设计。长江委的设计人员通过研究,设计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低温混凝土生产系统。

(1)水冷系统。首先改进冷水浸泡工艺,采取更先进的皮带输送淋冷水工艺。即修建专门的隔热廊道,其中布置两条宽1.4m、长150m的皮带,皮带在廊道内缓慢运行,在骨料上喷淋3~4℃的冷水。按7月份的平均温度设计,所使用的4种骨料由初温28.4℃分别降至6℃(大石)、7℃(中石)、8℃(小石)和13℃(粉末石)。冷水的制冷循环系统装机容量为4652kW,制冷量400万kcal/h,制冷水的螺旋管蒸发器面积为2560m2。为节省冷冻容量,对废水加药沉淀过滤后重复使用。为避免水冷后的骨料在风冷时结冰,对水冷后的骨料用振动筛脱水。

(2)风冷系统。其工艺为:利用拌和楼顶部的储料仓通冷风,冷却后直接进入拌和机,紧靠拌和楼另建制冷楼。常用的KL型空气冷却器体积大、重量大,为此专门研制了GKL型高效空气冷却器,其传热系统比KL型大1倍,在同样生产能力时,其面积只有后者的一半。这使制冷楼的体积和荷载大为降低。普通的离心式鼓风机,其转速低、体积大、重量大。设计者选用高效的轴流式鼓风机,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使冷耗大为降低,安装也很容易。

(3)制冰工艺。混凝土生产用冰代替水拌和,可以利用由冰化成水所释放的冷量。如果用常规办法先制冰砖,再破碎,不仅损耗大,且拌和时间仅3min,有的冰块尚未融化掺在混凝土中,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设计人员从国外杂志上了解到铠片冰机 原理,经过科研攻关,研制成功国产铠片冰机 ,投入实际运用,效果良好。

经过上述工艺生产出的混凝土达到了温度降至7℃(按7月份气温)的要求。

2.2三峡工程混凝土生产工艺

三峡工程位于峡谷区,施工场地狭窄,且其低温混凝土生产规模比葛洲坝大得多,所以不能套用葛洲坝的工艺,必须进一步优化升级。如果用两次风冷,取消水冷工序,占地面积就可大为缩小。经初步研究,设想第一次风冷用0℃以上冷风将粗骨料冷至10℃的时间比水冷所需时间要短很多,还可使骨料含水量降至1%以下。第二次风冷再用-8℃冷风将粗骨料降至0℃,又不致结冰。再加片冰拌和,可使混凝土温度降至7℃以下甚至更低。

为验证上述设想,先在一期混凝土生产系统中做中间试验。经过1a连续3次生产性试验,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为3.7~7.3℃。参加专家评审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二次风冷粗骨料工艺设计是成功的,运行是很好的,设备选型基本上是合理的。二次风冷新工艺与以往的先水冷后风冷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温度调幅大、冷量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少、施工期短、便于安装拆除、运行操作简便,以及节省设备和土建费用等优点。并决定在三峡二期工程中推广使用。

三峡工程二期5个混凝土系统全部采用二次风冷加片冰拌和工艺。夏季7℃混凝土生产能力达1720m3/h,制冷系统用电负荷77409kW。2000年和2001年的夏季共生产低温混凝土500多万立方米,合格率87%(要求85%),2004年三期工程温控合格率更提高到97.6%。三峡的二次风冷工艺与伊泰普相比可减少制冷容量1/4,占地面积只有伊泰普的1/6,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