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IT通信项目管理

如何把握不存在的需求?

2011/3/7 9:25:11 |  6433次阅读 |  来源:UML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准,把范围建设的过程与功能需求混在一起,导致今天大部份软件在开发过程中不断修改,让项目不断延误。

90年代的项目范围与需求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从流程自动化的“科技应用方法”开始转型到信息化的“科技应用价值”为最终目标。项目的目标也渐渐地从明确的技术应用过程转变成为如何利用科技来完成虚拟的理想及模糊的愿景。例如,建立一个系统为企业提供业务方向决策,让管理层能够判断产品在市场上哪个地域的市场需要和进行产品调整或改善,属于哪类消费群,如何开拓一个新市场等,又或者希望利用因特网为企业提供一个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  

这些项目可能包含现有市场的地域或推进到新的地域环境,包含一个或多个部门的分工与协调,也可能包含现有数据库的组合、信息分享或需要成立新的数据来提供所需的信息,但大多数需要包含现有系统和建立新系统的集成体。如何实现项目的人工或系统操作流程等等多是客户在项目启动前没有考虑过的内容。在这张情况下,范围的建设依据是一个相当困难去完成的子项目。客户在项目调研过程中能够提供的只能是一部份的愿景和期盼,需要技术人员透过这些信息建立项目的范围,才能够降低后期的变动。

大部分技术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开发体系的应用未能融合信息化项目的特色。盲目依从开发体系的过程,忘记开发体系应用前的一些先决条件:建立项目的范围。所以从90年代开始,项目管理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项目章程(Project Charter)中建立范围、预算、资源和投资回报等内容,让技术人员依据项目章程的指导,更能有效地发挥技术应用的能力。

如何实现用户的愿景,便需要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与用户共同寻找实现的过程,才能够把握有关的需求,才能够利用科技让用户获取期盼的项目最终交付物。很多项目的重点已经不是科技的应用,而是科技应用所带出来的价值。今天的项目主要是支撑业务的发展,辅助市场的开拓,创新的科研成果等最终目标,SOW已经不能够在项目初期进行编制,项目范围也无法在项目前期界定。

大部分愿景型的项目中,要提供一个全面的项目范围,我们必须进行信息搜集、分析后组合成业务流、数据流。建设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再转换成SOWs后才能够建立项目的范围,然后才能够从范围建立项目的明确的功能需求,这些工作都应该在项目启动前便执行,是项目章程的主要内容,但可惜大部分用户缺乏这个概念,而我国技术人员从不重视、也不理解范围的重要性,只把工作重点放在“调研”过程,希望从调研过程中理解客户的需求。

项目在缺乏明确范围的时候要能够把握系统的功能需求相当困难。项目愿景是客户希望最终能够达到的目标,如何达到预期的目标?过程如何操作?将来需要哪些类型的工作人员负责执行?应用过程,处理的方法和模式如何应用?这些问题客户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更不能够为技术人员提供所谓需求,只希望透过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客户能够达到目的的应用系统。

今天软件工程的挑战

要能够有效完成项目的交付,我们便需要在项目前期建立明确的范围,只要我们能够完成范围内的工作,客户便能够进行有效的验收过程。但是我们在软件工程中没有把范围建立起来,我们便需要不断满足客户的思维,来提供客户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很多IT项目经理在项目启动的时候,把工作重点放在把握“客户需求”上,但执行调研的技术人员却把“客户需求”误解成系统的“功能需求”,希望通过调研的过程去理解系统需要哪些应用功能。回顾20世纪70、80年代的开发过程,客户需求是项目范围,与开发过程中的“需求说明(Requirement Statements)有一定的差异。

我国的软件产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