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相对应的数量关系。
综合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开发中国自己的建设项目管理软件一定要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状况。这也是前文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的目的所在。而且目前中国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还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针对工程中某项工作的专业性软件,比如针对预算的建筑造价软件,针对文档的工程档案管理软件等。广大从业人员从长期对这些软件的应用中发现,迫切需要一个相应的信息集成平台,这个平台应该能包括从工程一开始项目可研性报告就开始的对工程进行管理控制的软件,它当中,理所当然地应该囊括有关工程预算、工程物资管理、进度计划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的工程管理软件和功能,而且应该通过权限设置的不同让业主、承包方和监理方都能从这个信息平台里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从这个平台里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控制和协调,也可以实现信息在这三方的高速流转。据一些国内比较大的软件企业传来的消息,很多企业正在加紧对这种信息交互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应该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平台就可以真正的为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服务,也可能将会大大推动中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2.3 改善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讨论:
2.3.1 进行有效的项目资源规划确认项目信息流程:
规划的意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整个工程周期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梳理业务流程,搞清信息需求,建立企业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用这些标准和模型来衡量现有的信息系统及各种应用,符合的就继承并加以整合,不符合的进行改造优化或重新开发,从而能积极稳步地推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最终目的是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建成集成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从而形成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神经网络。
信息资源规划建设步骤:
首先,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需求分析和数据流分析。这是按职能域进行的最基础的工作,包括整理、定义网上交流数据的格式和内容,对内外、上下数据流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信息需求的规范化描述,可为信息资源规划的开发打好基础。
其次,要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包括数据元素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和数据库表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建立,将贯穿信息需求分析、数据建模和后续应用开发的全过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建立,是做好数据环境升档工作的基础。 项目经理博客
最后,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建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建立全域和各职能域的信息系统框架是在大量的分析综合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是按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由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从整体上构思和把握的信息系统框架。建立工程网络/信息系统框架的目的,是使工程的投资方、承建方、监管方、信息中心负责人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在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方面达成共识,并制定统一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从而有效推进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资源规划时,要注意各部门的参与,发现系统需求分析、开发和应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逐条总结和分析。对于那些需要直接购买供应商产品的情况,也需要结合集团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工程管理整体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2.3.2 引入项目管理信息化监理体制:
事实上,建立项目监理制度是国际上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和进度的一种通行惯例,广为应用。尽管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不同于土建工程,但引入监理的目的与作用是一致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近来我国许多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都实行了项目监理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