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工程地产项目管理

施工招投标阶段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1/2/21 9:31:08 |  7790次阅读 |  来源:建筑中文网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工重建的费用远远突破了成本,导致工程造价失去控制。如虽然公开招投标,但实际上已经“内定”给本区域内关系户,招投标流于形式,不利于竞争,让“市场决定价格”成为梦想,使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落选。

3.3 标底缺乏合理性

在市场供求失衡的状态下部分业主不顾客观条件,人为压低工程造价。使标底不能真实反映工程价格。从而使招标投标缺乏公平和公正,使施工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如个别招标代理单位在编制标底时,一味满足甲方的不合理投资限额而对清单、标底进行调整,使标底价脱离实际情况,而没有从根本上修改设计以解决投资限额的问题。更有甚者在招标文件中直接规定超过该不合理限额作废标处理,从某种意义上促使施工单位的非成本低价竞争。

4 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应采取的措施

4.1 优化评标体系

对于评标委员会,与招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进入评标委员会,即所有专家将通过电脑随机抽取和语音通知,做到见号不见名;评标时间根据项目大小确定,如小型项目不超过2d,大中型项目不超过 5d;每份商务标和技术标投标文件的评审时间不少于 5h。加强评委的评标责任,强化专家评标结果进行后评估制度,对于招投标过程中违反招标法的行为予以严惩,如专家违规则予以警告、开除并公告,如中介机构违规则予以降级等等。

4.2 加强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

由于招标投标主体缺乏应有的自律能力,因此执法机关应加强执法监督,保护公平竞争,选择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承包商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推动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竞标行为的不规范我们可以进行合理低价随机抽取的办法来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应以工程预算价为基础,编制合理低价。合理低价的下浮范围可根据不同专业分别确定,如建筑工程 6~12%、市政工程 8~15%、其他工程 6~15%等。

4.3 加强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与应用,提高标底质量

招投标结束后,许多单位只注重招投标结果,不注重标底报价资料的积累,工程造价资料管理混乱,甚至很多资料丢失。由于招投标工作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在短期内不易完全掌握工程造价的有效确定方法。故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与应用对于提高工程经济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积累经验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作用表现在:

(1)工程造价资料的对比分析应用。收集的标底是业主基于建筑市场状况、项目特点等因素的考虑而愿意支付的市场价格,而概、预算是基于设计图纸和市场价格信息计算的,反映社会平均先进水平的工程造价。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异;另一方面;通过与已建类似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拟建工程差别较大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原因;提出修改意见。

(2)回归分析法的应用。回归分析法是根据一条拟合的直线或曲线反映工程造价中诸多要素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一些小型项目可快速预测工程造价或成本。如类似工程中,建筑面积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建筑面积与钢材、水泥等消耗量的关系。

4.4 大力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业

良性发展的建筑行业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使造价咨询专业化。并将造价管理延伸至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同时,政府或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造价信息的整理与发布,建立公开、有效的数据库,提供造价依据。工程项目在造价中介的协助下,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发承包双方公平、合理、有效地确定工程价格;此外,可采用第三方监理制度,加强造价控制。国际经验表明;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尤其是加强对业主的管理,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社会咨询服务机构的一体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以及全过程管理的公正性,将确保业主与承包商的利益,使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得到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