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中并在其中不断变更、迭代和完善。
敏捷需求分析认为,需求应建立在以用例为中心的需求文档体系,采取协作式而非合同式的沟通方式之上。具体可分为五个关键点:
用例;
协作;
迭代,即需求不是一次最终确定,而是先完成主要框架,再通过迭代逐步精化;
整个过程中以分析为支撑,做需求同时也在做分析,分析模型的输出结果应跟需求分开;
把用例分解到用户故事,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过程中来驱动开发和测试。
业务/技术沟通频现“两份需求”
同时还要考虑到的是,将两份需求改为一份文档,而不必死抠CMMI概念区分出用户和软件需求。首份需求稿将由SA(系统分析师)来牵头完成,负责各方协调和沟通的工作。理想的情况下,整个团队在项目开始前就应搭建完毕,包括客户、开发测试人员都参与的写作和迭代,而不是以往的由技术人员对用户进行里程碑式的教辅。通常来说,一个项目里一名SA同时对应5~9名开发人员是比较合适的。
需求文档化与敏捷的平衡点
至于用例和用户故事。按照敏捷大师Martin博客中的说法,两者都是组织需求的方式,只是目的不同而已,用例的目的是为了把需求描述清楚,而用户故事的目的是把需求分解成可用于迭代计划的单元。对应到产品级和项目级文档,用例是产品级,例如做咖啡机,不管有多少不同版本,有些核心功能是不改变的,这些都是产品级需求。而用户故事则是项目级,属于做完就扔的“抛弃型”。
进一步理解的话,用户故事其实是一个或多个完整的业务场景,而用例是场景的抽象,一个用例里可以包含成百上千个场景。用户故事是基于开发思想的,不光要考虑业务,还要考虑如何实现包括工作量大小、任务分配、项目风险以及架构风险等多重因素。有人认为写用户故事是极简单的事,但在吴穹看来,现在有很多人都还在用功能点套用用户故事,显得不伦不类,而没有理解到用户故事的精髓。
以ATM取款为例,正常流程是插卡、取钱、把钱拿走。这个看似简单的场景其实工作量很大,可以在整个流程中做一些必要的简化。有人认为既然用户故事是一个场景,那就把它变成一个场景步骤吧,于是就成了功能点。其实他们忽略了一点,用户故事还是一个简化了但还保证完整业务价值的场景。ATM取款建立用户故事会涉及哪些因素呢?取款是否需要输入密码?小额取款时能否取消密码输入的步骤?取钱后打印账单,查询余额等,在这里面哪些功能是风险级别高的,哪些需要与银行核心数据通信?这不仅涉及(功能)优先级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原则简化用户故事。例如可以考虑做一个用户故事,储户用不需验密的卡,限额是一千块,取几百块钱的时候,把去银行验证的过程取消掉。这种情形下很多时候都要考虑到账户的风险情况,这些都需要多方沟通。类似的用户故事简化的情形有很多,但这时一定基于黑盒方式来做简化。而在简化的过程中,考虑如何实现如何合理调整工作量提高效率,这些都是找(用户)故事的过程,也是一个白盒的过程。
在实现上,除了强调快速交付或生命周期很短、业务模式高度可变的互联网、网游等项目,可以采用纯用例的模式,现阶段让(大型)企业IT项目全面接纳需求完全无文档化还是不现实的,更实际的解决办法是在文档化和敏捷需求分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一份需求用例加上用户故事,然后驱动开发这种方式,目前看来,这是现阶段更适合大型企业的敏捷需求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