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人员往往重施工技术、轻工程经济,先施工、后算账;重成本核算、轻造价管理,项目施工造价管理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由于项目施工涉及面广,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政策性变化,材料或设备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多,使得施工项目造价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我们可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及法律手段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施工全过程(即项目施工前、施工阶段和工程结算阶段)的管理,主动防范风险,控制损失,增加收益,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施工盈利水平。
一、项目施工前的造价管理
由于施工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人们对造价管理认识的局限性等方面原因,项目施工前往往是造价管理的一个盲区。为了做到积极、主动对项目造实行有效管理,必须把造价管理工作前移到项目施工前阶段。
(一)投标阶段事实上,施工企业在投标决策时也会考虑造价因素,但主要考虑的是能否中标,而不是考虑中标后项目施工造价管理的需要。作为投标文件中拟选派的项目管理负责人,由于可能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人的责任心自然比其他人要强得多,因此他如果要与投标决策,必将促使投标文件编制人员更加准确地去理解招标文件中的技术细节,全面、合理考虑工程施工因素,使工程投标技术文件、价格文件等都更加接近实际,项目管理人员的提前介入,可了解本项目的投标目标,以便中标后在施工阶段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可从项目施工造价管理的角度分析研究指标工程潜在的风险,科学评估后作出风险决策;可寻找发现招标工程隐藏的获利机会,在确定投标报价时充分考虑,为进场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合同签订前合同是工程造价管理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某种程度上它决定了所承包工程项目的成败盈亏。虽然合同的主要条款在招标文件中已经明确,但一些细节性总是仍然有等中标后正式签订合同前:通过与业主进行耐心细致的谈判予以确定,从而全面、平衡地约定双方权利与义务,详细解释说明与工程变更,索赔、调价等相关的条款,尽最大可能争取到一个相对有利的合同环境,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一)优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具体管理理念、方法的集中体现,项目造价管理与之密切相关。在项目施工阶段,项目部应以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重新编制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侧重于优化、调整、细化,使施工组织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施工方案更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对工程施工更具操作性、指导性,以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被业主索赔的可能性。对项目管理目标的确定要经济合理,切忌盲目追求工程优质、工期提前。对于合同约定有特殊工期和质量要求的,要据此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从而确保相应工程结算目标(计取赶工措施费,提前竣工奖,优质工程奖等)的实现。
(二)加强分包管理
工程施工时可能会将一部分专业性强、风险大的项目或纯粹的工程劳务分包出去。此时首先应考虑分包程序的合法性。防止由此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其次应选择好分包单位,签订好分包合同,有效约束分包单位,化解自身承包风险,减少因工程分包而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有关合同工期、质量的违约引起的违约赔偿。
(三)实行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施工时要实行全面成本控制管理、按照既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心组织施工,对人工、材料、机械等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增长。这一点施工企业往往做得比较到位。
以上几个方面,表面看来似乎与造价管理关系并不大,但是,项目造价管理的终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