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美国斯坦迪申咨询公司对美国365位信息技术高层经理人员管理的8380个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信息技术项目正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平均成功率为16%,50%的项目需要补救,34%的项目彻底失败。其中失败的IT项目平均超出时间大约是原始估计的222%,实际成本一般是原始估计成本的189%。1998年该公司的后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项目已有所改进,26%的项目成功的实现了范围、时间、成本目标,但仍有46%的项目超出预算和最后期限,28%的项目没有成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引进MRPⅡ系统的企业近千家,平均每家投资800万元,总投资额80亿元人民币,平均实施周期为5.7年,大多数的企业在实施MRPⅡ系统过程中是走样的、搁浅的,实施成功率不到20%。来自国外众多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全球的ERP实施失败率一直高达70%以上,约有50%的项目半途而废。虽然历经几年的实践努力,但这种失败率仍然维持在高位状态。由于我国的ERP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不少ERP 软件公司规模较小,难于形成全国范围的销售网络和服务支持体系,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资源提高软件的成熟度。因此,国产化ERP软件产品在系统稳定性、软件可维护性与扩展性、软件模块设计的精细性、系统的可配置性与软件的适应性的方面都与国外ERP产品有一定的差距。而国外ERP产品往往存在产品与服务价格太高,水土不服,本地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国内外ERP系统各自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在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使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核心—ERP系统的实施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早在1987年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针对IT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管理为软件开发的最大问题区域”,“基本问题是不能管理其软件过程。在无纪律的、混乱的项目状态下,组织不可能从较好的方法和工具中获益”。“采购软件时政府并不是在购买一个预先能详细说明的产品,而是在购买能导致一个产品的工作。”这些分析表明,IT项目特别是软件项目实施与应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应从如下几方面给予充分的注意和加强。
一、做好投资分析,为IT项目实施打下基础
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特别是实施ERP系统,不仅仅是购买一套硬件和软件,也不是简单实施一套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投入时间长,投资风险大。所以,企业在准备启动信息化工程或启用ERP系统之前,必须理智地进行投资决策分析:(1)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的条件是否具备,是不是到了该应用ERP系统的阶段;(2)如何构架企业ERP系统;(3)ERP系统带给企业的收益分析;(4)ERP系统总体成本的投资预算;(5)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费用分析;(6)ERP系统的投资回报率或投资效益分析。
如何衡量ERP系统投资的投入产出比是ERP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企业CFO和CIO的共同工作。事实上,这就是投资回报率分析,简单来说就是ERP系统投资决策分析。
从ERP系统投资决策的性质来看,ERP系统投资决策是一项长期投资决策,是长期投资行为,有着一定的建设期和投资回收期;同时,它也将对企业的全局或命运构成重大影响,是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的战略性投资,企业决策层要认真进行投资决策分析,量力而行,较准确的估算项目的投资、期限和规模,为项目准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为项目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信息化咨询,降低项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