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丰富性理论
媒体丰富性理论认为,一个媒体传达的信息越多,沟通就将变得越丰富(Daft&Lengel1986;Daftetal.,1987;Lengel&Daft,1988)。该理论还认为,从本质上讲,媒体具有从最贫乏的到最丰富的等级性质:面对面、电话、书面的有特定对象的文件、无特定对象的文件(Daft&Lengel1986;Daftetal.,1987;Lengel&Daft,1988)。信息渠道容量受四个标准的影响:(1)同时处理多种信号的能力,包括实体存在、声音的感染力、肢体手势、语言、数字和图表符号;(2)建立双向沟通和接收即时反馈的能力;(3)建立个人焦点的能力;(4)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Daft&Lengel(1986)以及Daftetal.(1987)在传统媒体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这一理论,并且他们没有将ICTs包括进媒体渠道。但是,他们声称,运用相同的标准,根据渠道的丰富性,视频会议、电视会议以及电子邮件都是可替代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们在模糊沟通中偏好丰富型媒体,但是倾向于使用贫瘠型媒体来传达明确信息(Daftetal.,1987),不过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与这一理论却并不完全一致(Hollingsheadetal.,1993;Ngwenyama&Lyytinen1997;Suh,1999)。
Hollingsheadetal.(1993)修正了该理论框架,并且对任务-技术适配性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述。他们的任务技术适配性矩阵有两条轴:第一条代表任务类型;第二条代表媒体渠道类型。在媒体的信息丰富型和任务需求的信息丰富型之间存在多种类型。如果媒体对于眼下的任务来说过于丰富或者过于贫瘠,团体的效率就会降低。这一理论已经部分地经受了实证检验,但是修正后的媒体丰富性理论和任务适配性理论却并没有得到实证支持(Suh,1999)。
媒体丰富性理论是个体层面上的理性选择行为的解释,但是一些实证研究结果与媒体丰富性理论却并不相符(Ngwenyama&Lyytinen1997)。Lee(1994)认为,丰富性和贫瘠性并不是电子邮件媒体的内在属性。虽然一些研究人员并不赞同媒体丰富性理论,但是媒体丰富性理论还是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2)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模型
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模型的提出,是为了纠正媒体丰富性理论的研究结果偏差(Schmitz&Fulk,1991)。该模型认为,媒体观念部分是由社会形成,除渠道自身的特点以外,媒体渠道观念也影响着媒体选择。该理论预测,媒体选择将被个人偏好所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仍然被限制在在社会进程的一定范围之内。如媒体选择可能与团体或者组织的类型相一致,就可能被合作者的声明,以及组织和团队的技术使用标准所影响。因此,媒体选择可能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的决策,相反,要受到社会准则和进程的影响(Fulk&Boyd,1991)。该模型将主要在特定的团队成员中间得到高度同质的应用,在各种团队中间也会得到多种不同的应用。新成员将被社会化,并适应团队的技术使用规范,这是社会化进程的一部分。
此文章共有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缔造高效的项目团队课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