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信最大的区别就是各自的属性。支付宝工具属性强,微信社交属性强。而工具性产品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后来者进入门槛低,产品容易被替代,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一般来说工具类产品都会在社交上做做文章,比如秒拍、Instagram。虽然支付宝和这两者不一样,有强大的电商力量支持。但是,要真正渗透进用户的日常生活,截胡微信支付的追赶,还是要填补社交上的空缺,搭建自身的关系链体系。
对支付宝来说,春晚的价值应该在防守和宣示支付主权,社交是其次
说起红包大战,到今年已经成为常态了,企业们剑拔弩张,用户们也乐此不疲。2015年,微信借着与春晚的合作和除夕夜的全民摇一摇,无疑成了红包大战的最大赢家。后知后觉的支付宝明白自己错失良机,同时也从微信的成绩中看到了春晚的巨大价值。因此在今年春晚不惜重金奋起直追,一举拿下春晚独家互动合作权。
很多人认为,今年支付宝一系列的动作,是其为社交梦做出的又一步努力。但是到了现在,即使支付宝社交梦没有破灭,但要靠一场春晚就奠定支付宝在社交行业的地位,是非常不可能的。支付宝应该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百略君认为,支付宝如此大投入发力今年春晚,重点并不防守微信的进击,利用春晚的价值来巩固自身地位可能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总的来说,微信要撼动支付宝的支付地位,基本不可能。但是,却能通过社交,牵制支付宝的扩展和整体战略规划。至少,支付宝的营销宣传还要借助微信的渠道传播。
当然,支付宝最终目的并非是在社交上找到突破点,积累关系链的变成另一个微信。而是通过社交场景将支付服务深入到生活消费中。关系链对支付宝来说,是软肋,也是发展金融和电商业务、增强用户黏性、巩固社会地位的催化剂。所以说双方在春晚的博弈,各有心思——微信进攻,支付宝防守。不过,有一种PK叫“我想打,你不得不迎战”,缺失了社交优势的支付宝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