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新闻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屠呦呦获诺奖

2015/10/8 10:32:49 |  3206次阅读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发挥历史性作用的那个人。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从不公布谁是推荐人,而凑巧的是,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推荐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却在5日当天意外遭媒体曝光,而且这位知名疟疾研究专家从2010年就开始年年向评委会推荐屠呦呦。苏新专则是米勒同一实验室同事,同时也是协助米勒推荐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在两人的协力推荐下,屠呦呦2011年获得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为配合拉斯克奖的颁布,米勒和苏新专还写了一篇文章《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发表在著名的《细胞》杂志上。 

  在《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文章中,米勒和苏新专写道:“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中药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苏新专接触了大量的“523”项目材料。他表示,屠呦呦在1972年南京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有效杀疟原虫,是她把青蒿带到项目里面来;此外,她还很快意识到以往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便将用沸点78℃的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35℃的乙醚提取。这两大关键点,均是由屠呦呦第一个解决的。 

  首创性、关键作用,这就是屠呦呦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正面是诺贝尔本人的浮雕像,反面则雕刻着医药之神,膝盖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正在从岩石间汲取泉水来治愈一名患病的少女。(资料图片)

  永镌人类药物史

  在发现青蒿素的有效性和温度的关系后,屠呦呦又做了几件事。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没有办法做新药的临床试验的。为了疟疾病患的福祉,屠呦呦和同事们勇敢地成为了青蒿素的第一批志愿受试者。在确认了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是安全的情况下,他们前往海南省,在患有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身上试验该提取物的有效性。临床试验的结果激动人心:经治疗的病人疟疾症状迅速消失,这些症状包括高烧和血液中的寄生虫数量。而采用氯喹(治疗疟疾的传统药物)治疗的病人却没有这些临床收益。 

  积极的临床结果指引着屠呦呦研究组再接再厉。他们接着分离纯化了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1972年,他们得到了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分子量为282道尔顿的无色晶体,分子式是C15H22O5,熔点在56—157℃。 

  对这种无色晶体,屠呦呦研究组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一种改变人类命运的晶体,出现了。 

  著名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同为诺贝尔奖得主的约瑟夫·戈尔斯坦曾总结,揭示(发现)和创造(发明)是生物医学进步的两条不同的路径。屠呦呦研究组在完成科研征程的第一步——发现青蒿素后,接下来就要进入下一步——创造,即把自然界的分子转变为药物。 

  这是比发现青蒿素更难的一步。 

  屠呦呦研究组很快发现,在菊科蒿属的植物中,只有黄花蒿新鲜叶子中在花蕾期含有丰富的青蒿素。研究组地处北京,平时做实验用的都是北京本地的蒿属植物,青蒿素的含量相对少得多。为了药物生产,他们迫切需要青蒿素丰富的蒿属植物。情况反映到“523”项目组那里,项目组很快在四川找到一种黄花蒿,符合制药要求。 

  屠呦呦研究组临床试验的第一种药物剂型是片剂,病人服用之后产生了不适感。后来查清原因,是因为旧压缩机器上生产出来的药片很难分解。研究组转而使用新的剂型——纯青蒿素胶囊,这次终于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屠呦呦后来回忆说:“本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