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新闻

打车软件或遭监管“紧箍咒”

2014/5/29 20:34:47 |  2208次阅读 |  来源:新华财经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在打车软件“烧钱战”熄火后的第十天,交通运输部的一纸通知吹起了这个市场的一地落叶。

  5月27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中的要求包括,逐步实现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统一接入管理,以及严格执行出租汽车价格管理规定等。

  一旦该通知获得通过,便意味着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将从出租车司机的手机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统江湖”的车载终端。一时间,打车软件市场似要风云急变。

  “收编”打车软件

  自打车软件诞生以来,来自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的部门监管措施并不鲜见,但交通运输部明确发文对打车软件作出规范尚属首次。对于上述通知,滴滴、快的双双表态“欢迎”。快的方面称,快的和交通运输部的初衷都是要给用户的出行提供便利,既然初衷一致,那么后续的合作肯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对于拟将打车软件统一接入管理的细则,滴滴打车提出了异议。通知明确表示,将逐步实现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件召车、网络约车等方式,通过统一电召服务平台运转,并推送至统一车载终端播报。滴滴方面回应称,对交通部意见稿中提出的将车载终端作为召车服务统一调度设备的远景规划有不同意见,车载终端更适合作为行业管理工具,手机作为通用设备,软硬件更新速度快,更适合为服务司机和乘客提供高质量的叫车服务。

  滴滴打车副总裁王欣曾对媒体表示,“如果软件只保留前半段的用户使用,后半段回归传统的人工调度方式,打车软件的技术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实际上,从去年七八月起,上海、北京等地就宣布要推出统一电召平台,“收编”打车软件。然而,官方电召平台“试水”市场后却遭遇了尴尬。去年北京交通委发布集成的首批4款“官方”手机打车软件,因得不到司机的青睐,旅客叫车基本无司机应答。

  据滴滴市场部人士透露,滴滴即将展开针对司机及网友的打车行为问卷,切实为征求意见稿提意见。而对于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该人士强调,滴滴绝不会透露用户的具体信息和资料。

  有专家认为,打车软件撮合交易的核心功能是有利于市场资源的配置,如果监管“一刀切”,则等于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因此,对打车软件的监管,应该是把该管的管起来,把该让市场解决的留给市场。

  监管需适当

  在打车软件狂飙突进的同时,也是泥沙俱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为了培养消费者快速习惯新兴的移动支付功能,滴滴、快的背后的两大巨头——腾讯、阿里不惜以真金白银来换取消费者的忠诚。

  在资本的荣耀下,2014年3月,滴滴打车宣布用户数正式突破1亿,日均订单522万;4月,快的打车公布第一季度成绩单,日订单量超623万。短短4个多月,滴滴打车补贴14亿元,快的补贴也超过10亿。砸向市场的真金白银,让滴滴和快的迅速横扫了整个打车软件市场。原本是百花齐放的新兴行业,短时间内就剩下区区几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经济师江晶晶认为,良性监管会使打车软件行业更加趋于健康,但若将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人为地做成垄断市场,就破坏了市场规律。甚至有观察人士直言不讳地称,这场维持了四五个月之久的补贴战,已经出离了打车行业的竞争,也早已悖离了打车软件推出的初衷。

  与此同时,打车软件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打车软件的便利性是建立在损害另外一些人的基础之上的。”比如,不会用手机打车的老人被出租车司机“排除”在外的现象时有耳闻。此外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