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新闻

从IT企业的特性看互联网金融

2014/5/8 23:05:00 |  2080次阅读 |  来源:百度空间 钟伟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相信在余额宝之后,互联网金融可能会略有降温,迫使我们从更深的层面思考,创新和泡沫究竟何在?IT企业如果期望切入金融,需要哪些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尽管人们围绕金融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金融有无谓的争论,现在看来,本质挑战是,一些IT企业,在突破金融牌照和监管,突破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体系,突破现有旧巢和惯性,以IT企业的身份介入金融服务。IT企业跨界做金融,这是现在正在发生的颠覆性的事情。

IT企业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例如开放、交互、平等、竞争。这是其往往能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以极迅捷的方式提供客户体验良好的服务。但IT企业的投机性,以及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甚至恶意中伤也比比皆是。和IT企业相比,金融机构传统保守,凡事必从资本配置,资负匹配和风险管理入手。市场反映和创新节奏都相对迟缓。或者说,IT企业相对轻盈,传统金融相对沉重。

IT企业在切入金融服务时,仍然沿用了其习惯,即先有服务模式,然后提升客户感受,接着争取市场份额,最后加载盈利模式。IT企业几乎都坚信,在一种成功的服务模式之上,探索加载商业和盈利模式都是顺理成章的。举凡Amazon, Goole,Facebook,whatsapp都是如此,先有超人气,然后有好票房似乎是必然的。

这种思维颠覆了传统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他们小心翼翼地看待每一种金融服务的提供模式,风险管理和盈利前景,在这些都不明朗之前,最多只是浅尝则止。至今似乎只有在信用卡行业,来自台湾的营销模式,采取了烧钱铺市场之路,至今仍有许多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仍在苦苦挣扎试图达到盈亏平衡点。

先服务模式还是先盈利模式?IT和金融存在显著差异,IT企业愿意探索出一条新路来,然后建收费站;金融企业更愿意看清此路不通还是可通,然后再走。IT企业可能会说,不尝试走新路,你怎么知道此路不通?而金融企业则会回应说,如果此路不通,谁为失败买单?

更轻资产和集聚更多年轻的野心勃勃的天才的IT企业们,毫无顾忌地就创新了;更重资产和由从业了几十年才到达董监高位置的金融精英们,几乎总是对人品甚至人性充满疑虑。

IT们创新了,喜新厌旧和永远不考虑长远的资本市场给了IT予高估值。中国的一些IT企业,例如腾讯,阿里,百度,市值在500-1000亿美元之间,盈利通常不会超过20亿美元;中国的大银行和全国性银行,市值通常在1000-2000亿美元之间,盈利通常在100-400亿美元。但投资者仍然将热情给予了被视为进取创新代表未来的IT企业,而将冷漠给予了被视为保守谨慎改良的银行。

考虑到昂贵的估值和期待的高增长,以及作为对金融十分陌生的新入侵者,IT企业所承受的巨大焦虑,比表面上处于周守势的传统金融机构更甚。新近中国的一些所谓互联网金融创新,更多地是IT企业走下互联网,到线下来尝试切市场拉客户。

IT企业实质性地介入了金融行业,但却不需要遵从繁琐的金融监管法规,这是极大优势。但如果IT企业想要长久地从事金融业,建立互联网金融帝国,就一定要在基本功上持续投入。例如帐户体系和支付清算体系。因为无论你通过怎样的科幻手段,金融服务一定需要认识两点,一是你是谁?二是你要把钱放在现在还是将来?是这里还是那里?也就是说,金融一定是为真实的自然人或法人,提供资金在时间和空间配置上最优配置的可能。

惟独帐户能解决“你是谁”这个本质问题。关于帐户,我已反复强调其基本因素是基于客户实名身份识别的金融服务帐户。金融机构迄今建立了庞大的金融帐户体系。反观IT企业,可能部分电信营运商和阿里拥有一些帐户资源。例如阿里对其电商拥有相对完整的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