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固然存在, “世界因我而美好”的信念也足够恳切。更切合的词汇也许是,双赢。
微博的暴力总比街上的暴力好吧?
“陌生人见到我常说的第一句话——2002年:我在《对话》看过你;2005年:我看过《做最好的自己》;2009年:我看过《世界因你不同》;2010年:我看过你的微博。”
在《微博改变一切》的扉页,李开复这么写。他花一年多时间,把粉丝涨到两千多万。“逐渐失去了国外的光环”的日子里,他用微博的成功延续了中国影响力。
“因为我写了那么多本书,有一批读者,他们构成了我的初步粉丝。”从此他将微博变成生活,勤奋、执着、规律、风雨无阻。他也津津乐道如何使用自己投资的产品,以更精准捕捉热点获取关注。当这些工具化的营销思维引起媒体好奇报道时,他的高兴溢于言表,“免费给产品做了广告。”
也许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微博帮他从北京走向了中国,“一开始是微博打拐,之前也有可怜的小孩找我要钱,但不知道有集团化的操作;宜黄事件是第一次知道拆迁、自焚。”
他轻轻带过看到这些社会新闻的感受,说和所有人的情感反应一样。“我想帮助弱势群体,这是我想做的许多事的一部分。”
很难从他口中听到激昂饱满、充满道德感的词汇。
“我在学习”,这是李开复的思维。“7·23”动车事件时,他整整一天都在关注和直播。这是他学习之后的实践——如何改变世界。朱令案重新引起关注后,微博评论全部是“朱令的事情发生了,快点这个网站到白宫注册”,李开复就也发了微博:“我微博的评论怎么这样啊?你们千万不要去看。”网友被以这样的方式引导了。“可我也什么都没说哦,”他说自己的心得。
盘点微博大事记,他拿“性价比”的尺子复盘每一件事的价值:知道会禁言就不发了,事情没有因此而改变。抵制《非你莫属》,其实三五条微博就达到批评目的,之后是花80%的时间做20%的效果,后来就是情绪较真了。嗯,动车事件做得比较好……
我一度怀疑“让世界更美好”只是空洞的说辞,仔细辨析,确有价值支撑,李开复表现出统一,只是对他而言,那些价值也许是无需多言的常识。
宫玲是台湾资深媒体人,外省人,从台北到北京,她有许多感触:“很多事情你在大陆可能已经习惯了,但台湾人的权利概念会有‘你怎么可以’。……看到大陆人过得不好,会忍不住做事,忍不住说话……台湾第二代的外省人在其父辈的影响下对大陆有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说要收复它,而是希望它很好。”
她说李开复在普及知识。“作为知识丰富的人,他的普及比大陆有些每天慷慨激昂喊口号的人更加有说服力……随着影响力变大,走着走着就会触及底线。”
他的微博账号今年被禁3天,这被视为一个转折点。在导师之后,他又多了“公知”的帽子。可鉴于专业水平和对它被赋予的新内涵,李开复不认领。
对时政社会的发言日益增多,被删除的微博反而少了,他说他在探索试验那条线。在未知中寻找确定,倒是理科男的思维。还举报过几个人,只是想知道新浪会怎么处理。
如何处理商业与政治?他避开政治词汇,说就事论事,对社会发言。他说有分寸感,“分寸感和谨慎小心是两回事。分寸感是你能够理解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知道事情的后果和前提,要不要去做是另一回事”。
日渐走向公共领域,既是价值选择,也有现实基础。“慢慢的,微博上只有两种东西才可以在上面生存,一个是商业营销,二是政治历史、社会关怀。他可能觉得到了说话的地步。”宫玲分析“商人-公知”们为何受追捧,“因为大陆人比较欣赏有钱人啊。有钱人说的话就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