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机械化;有条件时组织散装物流等。
就物通加工环节而言,在物资进入流通领域以后,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一定的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由此而支付的费用为流通加工费用。具体的企业流通加工费用是不同的,首先应选择反映流通加工特征的经济指标,如流通加工的速度,并观察、测算这些指标,对标准值与观察值的差异,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控制。控制方式包括合理确定流通加工的方式,合理确定加工能力和改进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等。
就配送环节而言,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配送中心的选址对配送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供货地至配送中心间的运输成本、配送中心至客户的配送成本及人工费、管理费等。主要控制点是加强配送的计划性管理,以最合理的配送方案解决客户配送需要与企业配送成本控制目标之间的矛盾。
就售后服务环节而言,仅仅依靠企业的高效的物流体系是不够的,还需要协调其他企业(如部件供应商等)以及顾客、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企业必须把握好在保持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与降低物流成本这两个物流目标之间的“度”,应当在考虑用户产业特性和商品特性的基础上,与顾客方共充分协调、探讨有关配送、降低成本等问题,设计与顾客方共同分享企业物流成本降低后的利益模式,从而在提高物流服务的前提下相互促进,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三、基于财务管理的物流成本优化策略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考虑物流成本的优化策略主要体现在财务制度创新、确定合理财务预算、加大财务控制力度、加强财务核查、精确财务分析等方面。具体来说,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拓宽物流成本财务核算范围,反映物流实际成本。物流成本的概念必须拓展。企业物流成本不仅包括物流活动的各种耗费,还应该考虑资金占用的成本,主要是库存占用资金的利息;实践中还应考虑因库存期过长造成的商品贬值、报废等代价,尤其是处于产品更新快、竞争激烈的行业的企业,如电子、电器、汽车等。此外,物流成本中还应包含资金周转速度的内涵,以真正反映物流实际成本。
第二,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在企业的成本核算系统中设立专门“物流成本”的核算科目,从现行的成本会计及财务会计账户中分离出关于物流成本的内容,并对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从而完善物流成本的分类。物流成本的分类方式,主要有按物流领域、支付形态、物流功能、归属标的、成本性质及营运管理等。可以在合理利用现行成本会计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拓宽一种典型的物流成本分类方法,归类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包括日常费用)二大项。直接成本是为完成物流工作而引起的费用,运输、仓储、原料管理、订货处理以及库存的某些方面的自接费用,是能从传统的成本会计中提取出来的。间接成本是难以割舍的,是作为一种物流运作的资源分配的结果,一般是在固定的基础上分摊。
第三,建立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分配制度,恰当分配物流成本。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入一种属于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范畴的成本核算方式———作业成本计算法。企业将所有与完成物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