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次找上门来,张口就开出高出市场20%的收购价格。奶农跟我们签订的是长期供奶协议,本没有多余的奶卖给蒙牛,但不符合标准被我们拒收的奶,掺了水的奶,某些大企业都会收。2008年之前,奶业的负面消息大多数是跟蛋白质含量不达标相关的。”
抢奶的直接后果,便是奶源质量失去保障。一位业内人士说,因为当时奶价已经远超市场正常水平,原料奶蛋白质含量不够时,在利益的驱使下,衍生出了靠添加三聚氰胺提高蛋白质检测含量的行为。“在出事之前,往奶里添加三聚氰胺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如果完达山当时没有自己的牧场,同样会陷入三聚氰胺风波。”
双城一位乳企高管称,蒙牛发起的抢奶行动,彻底打乱了中国乳业的生态平衡,并点燃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导火索。“但出事后,三鹿为整个行业偿还了欠债。”
在三鹿倒掉后的一年时间里,三元仍然饱受其拖累。一位三元管理层人士向记者证实:“你在家乐福买一罐三元婴幼儿奶粉,不等你结账,就会有不明身份的人悄悄过来提醒:三元的奶粉是三鹿生产的,三鹿你知道吧?就是三聚氰胺出事那个。还是买蒙牛吧?”
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认为企业应具备固定安全的奶源
奶源瓶颈
“牛根生时代的蒙牛对中国乳业以及消费者造成的伤害,是他一生都无法偿还的。”一位要求匿名的乳业高管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如是说。
“乳制品行业正常增长速度在8%~12%之间。算上有乳制品饮料的,乳制品行业正常的增长速度也不应超过20%。”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军喜向记者表示,而2005年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是蒙牛的高速发展期,其发展速度远超这个行业20%增长率的发展速度,这必然出现问题。
问题的核心在于奶源紧缺。值得一提的是,奶源这一掣肘并没有根本扭转,5年后,关于奶源建设的问题仍然是行业会议上讨论的重点。
事实上养殖业这些年是停步不前的。伊利提交给主管部门的一组数据称:2008年养殖业规模增长了0.87%,2009年甚至负增长,2010~2012年也是微量增长,数字分别是1.56%、2%、1.5%。
“饲料价格涨,奶牛的单产低,养牛不挣钱。这样下去养殖基础很危险。国家需要对养殖业加大扶持力度。这些年企业的收奶价格已经很高了,但是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没办法提升。面临进口奶粉的压力,提价消费者不买账,不提价还竞争不过外企。”伊利集团副总裁陈福全表示。
一旦养殖业陷入恶性循环,乳品企业极有可能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企业现在都在自己向上游延伸,建牧场,但是建设牧场的投入是非常大的,这部分的投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另外,奶源必须可控已经成为乳制品行业的共识,但是到底是专业化分工还是全产业链布局,企业之间存在不同的声音。
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查峰认为,这个市场需要专业化分工:“现在甚至有的国家专业化到牧草都有专业的企业在做,并且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管。这样下来检测上即使稍有疏忽,也绝不会出现大的安全问题。把重点放在检测产品的同时而忽视了前端工作,检测得再严,也可能出问题。
应当以可控奶源的产量来决定产品的产量,如果为了产量四处争抢奶源,2008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结果。“上游没有牛,哪里来的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相对固定安全的奶源,过程也就相对安全了。这是对杂牌企业不规范竞争的约束。”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认为。
如果乳企出现原料奶紧缺后,选择的解决办法是去其他企业的奶源地高价收奶,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